李昌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游朝天宫示同行道者 琳宫启森爽,荡荡寥阳天。 神君司雷霆,见者皆肃然。 翊卫俨六丁,陟降来群仙。 空歌发遥唱,秘笈开洞玄。 凤扶五老驾,龙骖列帝軿。 造化非形求,道妙岂言传。 希夷有像外,溟涬无始先。 愿随郁罗翘,稽首太上前。 注释: 1. 琳宫启森爽:琳宫,即神仙居住的宫殿,开启了森严而清爽的门。 2. 荡荡寥阳天:广阔的天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古剑》,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萧萧斜日夕,肃肃悲风寒。 注释:夕阳斜挂,风带着悲凉的寒意。 2. 涓涓苦泪滴,寂寂孤灯残。 注释:眼泪滴落如涓涓细流,孤独的灯光映照着残破的身躯。 3. 昔为比目鱼,今作独宿鸾。 注释:曾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现在却只能各自孤单生活。 4. 捐生下相从,一死谅非难。 注释:为了共同的爱情,我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5.
秋日登雨花台 兹台创自何代,遗址对远川。 雨花不复见,蔓草空翳然。 今晨随徒侣,偶尔凌其巅。 一眄周四顾,梵宇相蝉联。 黄金佛铸像,玉麈僧谈禅。 侧闻身毒教,本自哀颠连。 谁哉继虞愿,浩叹秋风前。 注释: - 兹台: 此台,此处的寺庙。 - 创自: 建于,创建于。 - 遗址: 遗迹。 - 对: 面对。 - 雨花: 指佛教传说中的雨花神。 - 不复: 不再。 - 蔓草: 野草。 - 凌其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甲午九日病中作》。 译文: 谪官已经很久,我像陆沈一样低头。 难道只关心时事变迁,但担忧我的才能不被任用。 如何我这样的孱弱之躯,又疾病缠身。 萧条地卧于空屋中,四壁只有蟋蟀在鸣叫。 山妻忽然对我说,重阳节今天她来登高远望。 想沽东邻的美酒,囊中已久无余金可供支付。 听我诉说这些,我不禁泪水沾衣襟。 她说为什么这样忧愁,感慨也何其深。 拭泪向妇人道,你难道不知我心中的情
【注释】 静观堂:唐李泌居处,在今陕西渭南市北,有诗《题静观堂》一首。 嘿(hē):叹息声。 沈冥:指隐居深山,与世隔绝。 大哉(yā):赞叹词。 灵台:心灵、精神。 括(guō)囊:收敛。 止水:静止不动的水面。 扰扰:纷杂忙碌的样子。 佳木:好的树木。 虑空念乃息:心中无牵挂,念头自然停歇。 乃:就。 欲净理益明:欲望清除了,道理就会更加明显。 欲:欲望。 如何:为何、怎样。 驱驰:奔走。
``` 别驾之官日,都城欲夏过。 【注释】:别驾,古代官员的称号,此处指曹判官;都城,指当时的京城;欲夏,打算在夏天过去。 一篷畿甸雨,双桨石湖波。 【注释】:一篷,形容船很小的样子;畿甸,指的是京城附近的地区;双桨,指船桨;石湖,指苏州附近的湖泊。 郭外青山少,城边白水多。 【注释】:郭外,指城门外;青山,指的是城外的山;郭边,指城边的水;白水,白色的水流。 三吴民垫久,拯援术如何。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诗句的内容,概括诗句的大意。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需要学生对全诗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 本题中“迢递”意思是遥远,形容距离长;“萧条晏岁游”意思是荒凉萧索,岁暮穷愁;“乱山”“黄叶”是诗人所见之景;“夕鸟冲船过”是诗人所闻之声
诗句释义与译文 闻道姑苏郡,东南近海潮。 注释: - 闻道: 听到关于某地的消息或传闻。 - 姑苏郡: 指苏州。 - 东南近海潮: 说明地理位置接近海洋,经常受到潮汐的影响。 译文: 我听说苏州这个地名,它位于东南方向靠近海洋,经常受到潮汐的影响。 圩田多夏潦,场圃减秋苗。 注释: - 圩田: 圩田是人工建造的堤坝,用来控制洪水和灌溉田地。 - 夏潦: 指的是夏天的暴雨。 - 场圃:
这首诗名为《送陈生归吉水赤岸二首 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昌祺所作,内容如下: ```none 清砧兼落叶,总是别离情。 去路千程远,归舟一叶轻。 秋云连树暗,寒日映川明。 亦有沧浪兴,何时共濯缨。 ``` - 注释: 1. “清砧”:指古代的砧石,常在夜晚用于捣衣,声音清脆,常用来象征离别的哀愁。“落叶”则代表季节更替,秋天的到来,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2. “总是别离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送周布政还河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出镇名藩重,来朝异眷隆。 - “出镇”指的是离开京城到外地担任官职,“名藩”即有名的边地,这里指代的是地方上的高级官员。 - “来朝”则是指皇帝驾临,表示皇帝对周布政的高度重视和厚待。 - “异眷隆”意味着皇帝对他的特别恩宠和重视,这是对他个人才能或功绩的认可。 2. 残年将欲尽,知己忽相逢。 - “残年”通常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