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骊马紫金环: - 骊马:一种马,通常用于装饰。 - 紫金环:指马的颈饰为紫色,并镶嵌有金片。这种装饰在古代常作为贵重物品,代表高官厚禄。 2. 行行出玉关: - 玉关:古代对边境关口的美称。 - 行行出玉关:意味着官员们不断行进,从玉关出发前往西域。玉关象征了边疆和国家的边界。 3. 悬河三寸舌: - 悬河:比喻言辞如瀑布般滔滔不绝。 - 三寸舌
【诗句释义】 大漠连成一片,远处看不到边。 行人离开自己的国家远行。 乌孙族的后代还在,狼族的名字已经消失。 夜里大雪覆盖着王帐(指西域国王),秋风中使者乘着小车出发。 相信这次出使一定能够成功,谈笑之间可以安抚天骄(即匈奴)人。 【译文】 在大沙漠上连绵不断,远处看不见边际。 行人离开了他自己的国土而远行。 乌孙国留下的种姓还存在,但狼族的名字已经消失了。 夜晚大雪覆盖国王的帐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首句“卿家本同郡”,意指你的家乡与我的家乡相邻,所以有相同的乡亲。这句表达了对高教授的亲切感和友好情感。 第二句“客路又离群”,表示你在旅途中离开了你熟悉的人群。这句话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也暗示了你对这次离别的不舍。 第三句“夜柝敲寒月”,描绘了你夜晚在路途中的孤独和寒冷。这里的“柝”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报警工具,用来警示行人
共是浮萍迹,偏怜鬓易新。 注释:我们都是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足迹,但只有你的头发却容易变白(表示你的年岁尚幼)。 江湖留滞久,朋旧别离频。 注释:我们在江湖上滞留了很长时间,朋友和老伙伴们一个个都离我而去。 试数中朝士,应多故里亲。 注释:试着回忆一下朝廷里的官员,他们之中应该有很多是我故乡的亲人。 莫嫌毡独冷,年纪政青春。 注释:请不要嫌弃我的毡帽太冷,因为我年纪轻轻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原文 >九重辞凤阙,千骑度龙荒。 >宝剑悬秋水,珠袍照雪霜。 >泉源随地少,沙碛亘天长。 >人羡皇华使,谁知粉署郎。 译文 >在九重宫阙辞别皇帝,一千名骑士跨越龙荒之地。 >宝剑悬挂在清秋水面之上,珠袍闪耀着白雪与寒霜的光芒。 >泉水稀少,随着地势的高低而减少;沙漠无边,穿越天际而延伸。 >人们羡慕皇帝派出的使者,却不知那些在官府中任职的官员。 注释 -
【解析】 这是送别诗。前四句写送别的环境与氛围;后四句写陈郎中即将远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是送别诗。前四句写送别的环境与氛围;后四句写陈郎中即将远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答案】 译文:在伊吾道上走了一遭,胡地天气气候不同寻常。神僧留下白骨,毒草隐藏了玄蛛。靠近水边的多搭帐篷
以下是对《耕乐亭二首》的逐句释义: 1. 孤亭临夐野,空阔四无邻。 - 孤亭临夐野:描述了一个孤立的亭子,它坐落在辽阔的原野之上,四周没有其他建筑物。“孤亭”象征着孤独与自足,而“临夐野”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 - 空阔四无邻: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空旷和周围环境的宁静。这里的“空阔”不仅指物理空间的宽广,也暗示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开阔。“四无邻”表明这个亭子是独立于周边建筑和人群的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一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 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注释:叠鼓声中传来了笳声,天边的风送走了使者的小船。内臣身上佩戴着黄金镶嵌的腰带,壮士们身披铁制的护甲。 译文:在鼓声、笳声和天风中,我们迎来了陈郎中再次出使西域的旅程。他身穿华丽的金缕腰带,手持坚固的铁制武器,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陈郎中出征时的壮丽景象
注释: - 地势三城远,河源二水分。 - 地势:地理位置;三城:指西域的三个重要城市,即敦煌、张掖和酒泉。 - 河源:河流的源头;二水:指两条大河,即黄河和长江。 - 火山稀好雨,盐泽足寒云。 - 火山:指昆仑山,位于西域。 - 盐泽:指罗布泊盐池,位于西域。 - 好雨:指降水丰富;寒云:指气候寒冷。 - 雕没平沙外,驼鸣古涧濆。 - 雕:指白鹤;没:隐藏;平沙:平坦的沙地;古涧:古老的山涧。
注释: 出塞春日,骑着驿车出发前往边疆;傍晚时到达军营。 旋风般的胡马快速奔驰,像闪电一样迅速飞驰的雕鹰轻巧矫健。 心怀浩荡的志向,远赴西域执行使命;路途遥远,奉使西行。 如同支取机杼一样轻便地携带此信,去问那精通天文的人。 译文: 春天出塞乘传车,傍晚抵达营帐下。 旋风般疾驰的战马,电光般迅疾的雕鹰。 心怀壮志奔赴远方,遥远的西域奉使行程。 如支机石般轻盈,将此书信带去询问。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