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注释】 分:送别。剑井:古剑池。在江苏丹阳市西南,相传葛洪曾于此炼丹。濮用昭:字彦卿,北宋常州晋陵人。兵部公差便道还毗陵:濮用昭奉兵部之命回毗陵(今江苏仪征)。 【译文】 东城剑井千尺深,当年葛仙翁曾幽寻。有时灵秀露出地面,白虹出其阴。 魁材与硕辅,秉毓人争歆。 濮君兵曹彦,家住此水浔。 奉檄向江南,薰风惜离襟。安舟载老母,甚遂平生心? 颇闻井中气,耿耿发自今。愿保忠孝期,为子歌好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与提学娄克让御史饭泗亭驿舟晤言甚洽 士行先出处,治道本惩劝。 持此律今古,有若执符篆。大义苟失之,如水决堤堰。寥寥千载下,圣哲炳垂宪。 译文: 士人行事先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教育和惩戒。 持有这样的法则古今不变,就像手持符节一样。如果大义丢失,就如同水流决堤一样不可收拾。 在千年的历史中
【译文】: 周公在江右起用,历任大司空。 文章很早就有志向,曾经叩问过蓬莱宫。 希望借九天的恩宠,使自己身位列宿中。 刑曹得到良好的声誉,藩辅没有全功。 南畿与西浙,国赋担忧难以充足。 主上多次顾盼,政柄交给此公。 肩舆行列郡,活计归深衷。 仓囷日委积,货布时通融。 出纳有盈缩,岁事无丰凶。 坐令数千里,民力不告穷。 纷纷两京道,续续舟车通。 邻封借羡馀,边檄分陈红。 东南二十年,一老如帡幪。
峄山歌(节选) 行人朝行峄山下, 注释: 行人,指旅行者。下,即脚下,此处形容行走在峄山下。 译文: 早晨我沿着峄山脚行进。 山色凌寒翠堪把, 注释: 凌寒,意为不畏寒冷,坚强不屈。翠,指绿色。堪,能。把,持。 译文: 山上的青翠植被不畏严寒,挺拔而翠绿。 秀峰斗绝倚穹霄, 注释: 斗绝,形容山峰峻峭,直插云霄。穹霄,指苍穹。 译文: 秀美的山峰高耸入云端。 复岭蜿蜒走平野, 注释
诗句释义: 1. 长风吹山矶 - 长风是指从海上吹来的强风,山矶是指海边的岩石。 2. 落日下京口 - 落日是指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京口是古城市名。 3. 桓桓魏将军,庙食此邦久 - 指的是一位威武的魏国将领,他的祠堂在这个国家里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4. 土马剩仪卫 - 指军队中的马匹已经不完整了,只剩下了一些仪仗护卫。 5. 金书炫庭牖 - 金书是指在墙上用金粉书写的文字,炫是指炫耀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严州同知的任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豪情逸兴的作品。诗人在游览东流的桐江,观赏沿途的山水风光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以“瀑布”为线索,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对瀑布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游历胜景时的兴奋心情。 第一句:“严州东下两山高”,首句点明题意。严州(今浙江建德县)位于浙江省西部,东临长江,北靠黄山,东南与江西交界,西接淳安、歙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望后舟 - 第一段:描述前船已经驶过青山,而后船仍停留在沧江岸边。这里的“青山”和“沧江”分别指的是远处的山和河流。 译文:前艘船已经过了青山,而后艘船还在沧江边停着。 注释:青山、沧江都是自然景观,这里用来比喻人生旅程中的不同阶段。 得风未可遽凌人 - 第二段:表示虽然得到了风,但还不足以立即超越他人。这里的“凌”是指超过或领先的意思
【注释】 暮雨夜泊:指在傍晚的雨中停船靠岸。黑风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无泊处。暗夜里狂风暴雨,江水涨起,无处停靠。暗中杂遝人语声,且逐淮南漕舟住。黑暗中,人们杂乱的说话声,随同淮南漕运的官船停驻下来。淮南漕船三百强,粉宇舵楼成堵墙。淮南漕运的船只有三百只,粉刷了的舵楼就像墙壁一样坚固。轮更转箭镇相续,似觉人人嫌夜长。车轮不停地转动,箭楼上的灯火也接连不断,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灭烛悠然倚床坐
徐州饭管洪尹珍主事家有怀亡弟 去年过彭城,朔风萧萧征马鸣。 今年过彭城,东风渺渺扁舟行。 渐觉此身为客惯,才见花飞又花绽。 南去北来曾几时,随阳却似云中雁。 九里峰前春草芳,百步矶头春水长。 偶然一饭剪银烛,行河使者尚书郎。 逍遥堂空谁作主,感慨当时对床语。 归来展转不成眠,独倚篷窗听风雨。 注释: 徐州饭:在徐州吃饭。管洪尹珍:姓管的洪尹珍。主事:主管某项事务的人。 去年过彭城:上一年经过彭城
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遥看月光映瓦,星斗何依稀? 玄云四合,灯烛无光,孤眠觉有异。 长风挟雷电,雨如天瓢挥; 万响凛不测,势恐孤篷飞。 船头屡高低,知是江波肥。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 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 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 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 译文: 辞别家园已经三天,夜晚停靠在苍山的矶头。 远远望去,月光映照在瓦片上,星光闪烁,却显得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