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
燕巢故居,客游已空,燕复来栖。 梦回尘世,忆兰社红事,暮雨漂泊无计,怜人波盼。 笙歌撩人,落花风紧,独对雕阑玉砌。 旧地重游,流光易逝,春归之后闲门闭。 旧识依稀,冷巷坊市,而今何世? 病来疏车轨,怪伊轻俊非
【解析】 本词为咏叹秋景之作。上片写秋夜的景色。“霜铃”句,点明时间是深秋;“送芳尘”,化用杜牧《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句意,指秋天的夜晚,人们乘凉消暑、赏月赋诗之情景。“雨连陌”三句,描绘了一幅秋雨蒙蒙、行人稀少的景象。“断鹭稀芦共头白”两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了“送芳尘”一句中的“秋色”意象,又照应了“动横塘词客”中的“词客”意象。“横塘”即横塘浦,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点绛唇·岁除》是一首描写词人夜深时分与好友韩树园共饮,畅谈人生、抒发壮志的词。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 霜角宵吟(霜角:指寒霜中的角声,这里用来比喻深夜的寂静;宵吟:指在深夜里低声吟咏): 词人深夜独自饮酒吟诗,发出凄凉的音响。酒阑,指酒喝得差不多了。残灯,形容夜晚的灯光昏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词人的孤独。 - 雁声谁系(雁声:大雁的鸣叫声;谁系:谁把大雁放飞到远方):
【注释】 影桥西:指苏州城西的古运河边。邻吴伯篯故居,即吴伯鸾旧宅。吴伯鸾,字伯鸾,东汉时人。 垆:酒器。 陈迹、依依梦到:指梦中依稀记得当年吴家旧居的情景。 酽(yàn)灯:浓重的灯光。浥(yì):沾湿,浸润。春潮:春天的潮水。 古调:指吴家旧居的乐府曲调。 倚红箫:依傍红箫,指吹箫。未拟教:不打算教,指不想吹奏。 清明道:指清明节时,因为此时正值清明时节。 飞莺:指在树梢鸣叫的黄莺。长草
【解析】 这是一首写梅词。“一丛花”是唐教坊曲,因唐代教坊有《一丛花》曲,故又名《一丛花令》,后用作词牌名。此调为双叠体,前后片各四仄韵转两平韵。此词上阕写新种之梅;下阕写邻西旧居的梅花。全词语言清雅,风格自然。 【答案】 译文: 新种之梅数十株,连日来六禾(禾苗)都来报晓,但自己却没有回应它们的办法。偶然出门看到梅树,高兴地对它们说:“你们这些梅花除了我还有谁呢?还只是隔年的春天啊!
【注释】 1. 传言玉女:指传说中的仙女。2. 闻雪娘将忏绮,词以坚之:闻雪娘将要忏悔过去的事情,用诗词来坚定她的信念。3. 钿箫:金饰的箫。4. 奈东风暗促:怎奈何春风吹得那么急。5. 梨苑:皇家花园名。6.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7. 黄昏应是:傍晚应当是。8. 怨红愁绿:形容花的颜色,比喻忧愁和怨恨。9. 一笑香兰:形容女子笑得像兰花一样美丽。10. 计念熟:计算好一切事情。11. 凤箱
东风第一枝 · 壬戌岁不尽十日立癸亥春,忆史梅溪、高宾王有词。爰和梅溪,并约六禾各赋 【注释】:壬戌: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作者年二十,与苏过相遇于金陵(今江苏南京)。 【赏析】:此篇作于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八年)的春季。 上片起句“东风第一枝”,是借用唐人诗句。“第一枝”为“东风初见柳”(李商隐《代赠二首》)之“初见”也。《乐府题解》说:“‘东风第一枝’,以风名曲也
垂丝钓瓶桃花落结子,娇俊可爱。歌以赏之 垂丝:形容垂丝海棠的枝条下垂的样子。钓瓶:比喻海棠花形如钩子,悬挂在瓶子上。结子:结出果实。娇俊可爱:形容垂丝海棠花朵美丽动人。 梦仙路杳:梦里的神仙之路已经渺茫。壶天:指仙境。初养娇小:刚刚养育娇小的幼苗。旋:立刻。 腰细袅:形容树枝纤细柔弱。换东风旧笑:指春风又吹过,仿佛曾经嘲笑过我。 艳辰回首,花笺无限情调:美丽的春光中回望过去
梦江南 拟牛峤 衔泥燕,泥重带苔香。不管绣鸳来去事,落花和雨正茫茫。 身世直须忙。 【注释】 ①牛峤:唐代诗人,字松卿,一说名鲁望,约活动于唐僖宗时,与韩偓友善,诗作颇多。此词是一首写景小词,通过描写燕子衔泥筑巢的情态,表达了词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和无奈之情。②衔泥燕:喻指词人自己。③绣鸳:指织绣精美的鸳鸯。④落花:凋零的花。⑤茫:茫然无知的样子。⑥身世:这里指作者自己的身世。⑦忙:急迫,匆忙
【注释】 六禾:指词人的朋友。孤调:指梦窗体,音调高亢。简子端:即赵子固,宋时人。颦雨:形容愁眉不展的样子。羞红:指女子的红颜。淡泪妆:指淡淡的妆饰。刚坠画帘灯色:刚从画卷上摘下来,挂在灯上。烟逗语纱,雁飞筝柱,秋入弦窄;烟笼着纱窗,飞雁掠过筝柱,秋天的气息已经侵入了筝的弦。渺天角歌云、暮潮如溯念暗抑:渺茫的天际,歌声在云中回荡;傍晚的江潮,像思念一样压抑。凝枕山、眉黛碧:凝望着枕头上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