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注释】 近闻:近日。瘴(zhòng)大作:瘴病流行。村原:乡村和田野。城郭:城镇。全家十口一朝空:一家人,一夜之间,突然都成了光棍。忍饥种稻无人穫:忍饥挨饿,却要种田收获。列城、地冷、风清:形容海上诸岛风光优美,气候宜人。蓬岛:指蓬莱仙山。东海头:指海边。潮来迹如扫:潮水退去后留下的足迹如同被扫过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记叙了作者随同闽中百姓流落到海岛的经过。诗的前半部分
【注释】 1. 高邮城:指今江苏省淮安市。高邮,古称下邮,因城在淮水之北,故名。 2. 铁不如:比喻城墙不坚固。 3. 四海外:指四方之外。 4. 阴阴:茂盛的样子。 5. 隍(huāng):城外的护城河。 6. 封疆:疆界,边界。 【译文】 淮安城啊淮安城,城墙有多长?城墙上面种麦子,城墙下面种桑树。当年城墙不坚固,现在却成了耕种场。 我只盼着千万年,四海八荒都成为我们的国土疆场。桑林茂密
【注释】: 1. 朔土:北方的土地。高且厚:土地肥沃而深厚。 2. 民生劲而彊:人民的生计强盛有力。 3. 榆柳虽弱质:榆树和柳树虽然质地柔弱,但生命力旺盛,能够生长繁茂。 4. 生植益繁昌: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 5. 桃李大于拳:桃树和李树长得很大,就像拳头一样。 6. 枣栗充糇粮:枣子和栗子作为主食,可以充饥。 7. 谁谓苦寒地:谁说寒冷的土地不好?百物莫得伤:百物都能生长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 译文:长风吹过,风沙漫天,行人不禁叹息。 注释: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奈君何。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边塞景象。长风吹过,风沙满天,行人不禁叹息。这里的“长风”和“沙”都是描写风沙的词,而“行人嗟”则表现出了行人面对风砂时的无奈和辛酸。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生活的描述。南风正高,北风也起,大船正在湾里,而小船却感到高兴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夫前撒网如车轮": 描述渔父在前方撒网如同滚动的车轮,形象描绘了他劳作的场景。 - "妇后摇橹青衣裙": 妻子在后面摇橹,身穿青衣裙,展现了她勤劳的身影。 - "全家托命烟波里": 全家人都在这片烟波浩渺的大海上生活,表达了渔民生活的广阔与自由。 - "扁舟为屋鸥为邻": 用扁舟作为住所,与鸥鸟作邻居,形容他们在大自然中的简朴生活方式。 - "生男已解安贫贱":
朝从猎城南,暮从猎城北。 白马喻飞翰,轻裘如膏泽。 尘起知兽骇,风高验鸟疾。 只箭落双鹙,千金出俄刻。 归来拜恩宠,乐饮过一石。 僮奴增意气,宾客改颜色。 常恐文法士,轻薄多瑕擿。 高门临广衢,秋风上荆棘。 注释: 1. 朝从猎城南,暮从猎城北:早上在城南打猎,晚上在城北打猎。 2. 白马喻飞翰:比喻白马如同飞翔的箭一样迅疾。 3. 轻裘如膏泽:穿着轻便的皮衣犹如涂有油脂一般。 4. 尘起知兽骇
这首诗的原文为: 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 连山郡邑瘴尽行,岂独岭南与闽越。 逋民穰穰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 明知地恶去未已,可怜生死相追攀。 逐句释义如下: 1. 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 - 这是第一句,描述江南地区在冬季还未下雪,而当地的人们却穿着单薄的衣服行走在炎热的环境中。这里的“腊月”指的是农历的十二月,而“未雪”则表示还没有下雪,说明天气已经很热了。同时
冬来一晴四十日,三日南风当有雪。 不知闽岭今何如,念我故人书断绝。 剑南判官心所亲,瓯宁大夫政有神。 腐儒多事浪忧喜,安得贻书两故人。 赏析: 这首诗是揭傒斯的《雨述三篇》,其中“其三”描述了作者在冬日晴朗的日子里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想法。诗中通过对比冬日的晴朗和南方的南风,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心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游麻姑山五首》之一。全诗如下: 两山束飞桥,下堑不测渊。谁开万寻铁?逗此无穷泉。 淙淙辊空曲,汹汹投奔川。阳光下照之,忽作龙腾天。 常恐桑田变,中有瞿塘船。 注释: 1. 两山束飞桥:指麻姑山上有两座山峰像两个飞来的桥一样,将飞桥束住了。 2. 下堑不测渊:指下面有一条深渊,深不可测。 3. 谁开万寻铁:指是谁打开了这条深不见底的沟渠,就像打开了一条长满青苔的铁链。
春暮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迢迢层城阿,峨峨凤皇山。 下有隐沦士,能为淮汉言。 两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颜。 每谈经济事,恒及离乱间。 言辞多忼忾,文字少凋残。 不叹东逝川,但忆南山田。 宁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 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 舒卷信在襟,萧寂固所安。 经春窘疾痗,抚时增懦孱。 群书乱药裹,高卧掩荆关。 蹇余属久要,朝诣常暮还。 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观。 日出众鸟语,苍岑满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