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注释】:
- 朔土:北方的土地。高且厚:土地肥沃而深厚。
- 民生劲而彊:人民的生计强盛有力。
- 榆柳虽弱质:榆树和柳树虽然质地柔弱,但生命力旺盛,能够生长繁茂。
- 生植益繁昌: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
- 桃李大于拳:桃树和李树长得很大,就像拳头一样。
- 枣栗充糇粮:枣子和栗子作为主食,可以充饥。
- 谁谓苦寒地:谁说寒冷的土地不好?百物莫得伤:百物都能生长,没有受到损害。
- 云梦竹:指云梦泽上的竹子。宿昔傲雪霜:自古以来,它就能傲视冰雪。
- 移植于此庭:把竹子从别的地方移植到庭院里来。
- 不如芥与杨:这还不如芥菜和杨柳呢。
- 竹性岂有改:竹子的本性不会改变。
- 由来非本乡:从来就不是它的原生长地。
【译文】:
京城闲居杂言四首
北方的土地既高又厚,人民生活强盛有力。
榆树和柳树虽然质地柔弱,但生命力旺盛,能够生长繁茂。
桃树和李树长得很大,就像拳头一样。
枣子和栗子作为主食,可以充饥。
谁说寒冷的土地不好?百物都能生长,没有受到损害。
云梦泽上的竹子,自古以来,它就能傲视冰雪。
把竹子从别的地方移植到庭院里来,不如芥菜和杨柳。
竹子的本性不会改变,从来就不是它的原生长地。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榆树、桃李、枣栗等北方植物的生长状况,表达了对北方土地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些植物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北国风物的生机盎然,同时寄寓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