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
连山郡邑瘴尽行,岂独岭南与闽越。
逋民穰穰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
明知地恶去未已,可怜生死相追攀。
这首诗的原文为:
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
连山郡邑瘴尽行,岂独岭南与闽越。
逋民穰穰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
明知地恶去未已,可怜生死相追攀。
逐句释义如下:
- 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
- 这是第一句,描述江南地区在冬季还未下雪,而当地的人们却穿着单薄的衣服行走在炎热的环境中。这里的“腊月”指的是农历的十二月,而“未雪”则表示还没有下雪,说明天气已经很热了。同时,“居者”指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单衣”指的是他们穿的衣服很单薄,“行苦热”则是说他们在外面行走感到非常炎热。
- 连山郡邑瘴尽行,岂独岭南与闽越。
-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连山郡(今广东省连山县一带)的瘴气已经消散,但其他地区的情况可能仍然很严重。这里的“郡邑”指的是郡城和县城,“瘴”指的是一种由湿热气候引起的疾病,“尽行”表示已经完全消散了。而“岂独岭南与闽越”则是说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岭南和福建地区,而是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普遍存在。
- 逋民穰穰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
- 这是第三句,描述了逃亡的百姓们正在翻越闽山(今福建省的武夷山脉)时,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回到家乡。这里的“逋民”指的是被迫离开家乡的百姓,“穰穰”表示众多的样子,“度闽山”指的是翻越闽山这一艰难的过程。而“十人不见一人还”则表达了许多人无法回家的惨状。
- 明知地恶去未已,可怜生死相追攀。
- 这是最后一句,反映了人们对于恶劣环境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担忧。这里的“明知”指的是知道情况不好,“地恶”是指环境恶劣,“去未已”表示尽管知道还有危险,但仍然继续前行。而“可怜生死相追攀”则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情景,展现了人们的坚韧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地区腊月时的天气状况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诗中通过对天气的描述和人们对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这个时期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对人们逃亡和相互扶持的描述,也体现了人们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