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及赏析。“孤馆清幽,一年又是春将半”一句是全词的起句,点出了词人此时身处的地点:旅舍之中,时间则是春日将半。接着写景,“野花矜艳。梅落随风片”,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野花在春光下显得格外娇艳,而梅花则随风飘落,一片片地落下。“好梦谁惊,黄鸟啼还断”两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词人的所见:好梦被惊扰了,黄鸟的啼鸣声也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纱窗畔,斜阳无限
【注释】 昭君怨: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春莺啭”、“王春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杏花:指杏花开放。 阑干:即横木栏杆。 耐轻寒:忍受微薄的寒冷。 可奈愁人时候:怎奈这令人愁闷的时候。 晕酒:形容脸色如酒醉。 午梦:中午做的梦。 惊:惊醒。 恨啼莺:怨恨春天里鸣叫不停,使人不安宁的黄莺。 【赏析】 《昭君怨·春闺》是一首写闺中少妇思夫之情的小令。上片写早春景色,下片抒写相思苦楚之情
丑奴儿题画 青山碧水无穷景,渔父垂钩。轻帆扁舟。烟雾苍茫远浦浮。 轻云几点波中映,红蓼滩头。试起新篘。聊以衔杯忘却愁。 注释: - 青山碧水无穷景:形容山青水绿的自然景色无尽无休。 - 渔父垂钩:描述一个捕鱼的老渔夫在垂钓。 - 轻帆扁舟:指的是小船上的帆很轻,船也很小。 - 烟雾苍茫远浦浮:指远处的水面被烟雾笼罩,显得模糊不清。 - 轻云几点波中映:几朵轻薄的云在波面上反射。 - 红蓼滩头
【注释】 丑奴儿:即《减字木兰花》。 芳菲:芳香的花朵。这里泛指春天。 将暮:将近黄昏。 飞红:落花,指春尽。 片片:形容落花纷纷飘零之状。 帘栊:门窗。 莺声:黄莺鸣叫的声音。 雕栏:雕刻精美的栏杆。 徒倚:徒然地倚着。 情无极:感情没有边际。 睡眼朦胧:睡觉时眼睛模糊不清。 暗锁眉峰:暗中把眉毛锁住。 撩乱:搅乱。 晴丝拂槛慵:阳光透过窗棂,轻拂在栏杆上,使人懒得去理它。 【赏析】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秋夜:题目,此为词人秋夜所感而作的一首词。 “黄菊”二句:说菊花在露水中开着,落叶在台阶前卷着。 “忽听”二句:说忽然听到谁家的玉笛声,断续地随风远去。 “灯影”二句:说灯光映出的影子明亮而光亮,独自坐着愁得难以遣散。 点:指计时的漏壶。 “试数”二句:说试着数一下楼上的钟点有多少,月光照着花园里的花影转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情景的小词。上片写月下赏菊
诗词原文如下: 露井夭桃尽落花。结成红实点丹砂。相贻珍重胜灵瓜。 疑是瑶池王母种,柔荑试刨露金芽。东方三窃岂须夸。 我会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露井夭桃尽落花。结成红实点丹砂。相贻珍重胜灵瓜。 注释:露井中夭弱的桃子全部凋零,只剩下了红色的果实。这些果实被采摘下来后,它们的颜色和光泽就像是涂上了丹砂一样。赠送的人表示珍视和重视,甚至超过了普通的灵瓜。 疑是瑶池王母种,柔荑试刨露金芽
【注释】 茫茫:无边无际,辽阔。薄霭:稀薄而淡的雾气。横如雨:像雨一样密集地弥漫在天空中。夕照:夕阳的余晖。芳树:芬芳的树木。红蓼:红色的蓼花。清波:清澈的水波。渔人:打鱼的人。挂网:撒网捕鱼。雪鸥:白鹭。堤畔:水边。起:游动。几点:几处。孤舟:孤单的船。明月:明亮的月亮。飞来:飘然而至。画角:古代军中吹奏乐器,这里指笛子、箫等管乐。 【赏析】 《菩萨蛮·越城晚眺》是北宋词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
长相思, 春暮云悠悠。水悠,花落,触目愁。 悲怀倚画楼。蜂意休,蝶意休。却似秋。东君那可留。 译文: 春天的暮色里,云朵飘荡,水面也显得格外宁静;花瓣随风飘落,落在青苔上,让人不禁心生惆怅。我独自倚在画楼之上,心中充满了悲伤与忧愁。蜜蜂和蝴蝶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忙碌着,而我却感到如此的孤单与寂寞。春风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美好,但却无法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黄媛介的代表作之一
朵朵鲜花吹暮烟。飞香风送小池莲。隔林鸟语自绵绵。 注释:暮烟、小池、飞香,都是描写花的意象;绵绵、相向,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独倚画阑深结恨,每凭绣榻不成眠。无心相向镜台前。 注释:画阑、绣榻,都是女子闺房中的摆设。结恨、不成眠,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而“无心相向镜台前”一句,更显得诗人对爱人的思念达到了极致,以至于连照镜子的心情都没有了。 赏析:全词语言清新自然
白萍浮雪流波碧。碧波流雪浮萍白。 春去忽惊人。人惊忽去春。 雁飞高岫远。远岫高飞雁。 楼上怯深愁。愁深怯上楼。 注释:白萍、碧波、流雪、青翠的山岭、深秋、孤雁、深山,都是诗人眼中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在深秋时节独居深山,看到白萍漂浮在碧波之中,又看见飞雁在远山之上盘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