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幵
少年奇志,笑功名画虎,文章刻鹄。 译文:年轻时有远大的志向,嘲笑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像画虎和刻鹄一样没有真才实学。 注释:画虎:比喻做事只图表面的效法,实际上并无实际才能和本领。刻鹄:比喻做事只求表面上的相似,实质上并不相同或相差甚远。 永夜漫漫悲昼短,难挽苍龙衔烛。 译文:漫长的夜晚让人感到悲哀,因为无法挽回时间的流逝,就像天帝的龙衔着蜡烛一样。 注释:苍龙:指天上的龙,这里借指天空中的太阳。衔烛
【注释】 《念奴娇》为词牌名。其四韵,即第四句押韵。施德初,人名。席上,宴席上。丽谯:谯楼的美称。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第一层(前阕)。“丽谯春晚,望东南千里,湖山佳色。”首三句总揽全篇。丽谯指谯楼,在今江苏南京城北鼓楼下。此词作于北宋末年。作者施德初,当时曾任京兆府司录参军,因对当权者不满,弃职而去。此词是他在施德初席上的即兴之作。词中写景,先从高处落笔,点出时间是在元宵节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手法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疏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注意不要遗漏关键诗句。此词上片以“豪逸”二字为线索,描写了曾氏溪堂的壮丽风光;下片则追念辋川诗作中的隐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流畅,风格自然平淡。 【答案】 译文:你我都是游宦之人,算得上是无所依傍,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
【注释】 阿环:即西施。阆风顶:阆苑的最高处,指天上。绛阙:红色的宫门,指天上。翳凤:乘凤。鸾:凤凰。徐福:传说中的仙人。扁舟:小船。碧桃:桃花的一种,这里代指仙境中的桃花。青童:神话中掌管仙家图书、仙籍的神仙童子。琼笈:用玉做的书箱。天鸡:报晓的鸡。吹堕:吹落。尘劫:尘世的苦难。 【赏析】 《念奴娇》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以“记梦”为题,描写了梦境中的仙境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注释】 倚风含露:在微风中,像含着露水那样娇媚。 似轻颦微笑:像轻轻地皱起的双眉,又像微微地笑。 盈盈脉脉:脉脉含情。 染素匀红:用白色的染料染成红色。 知费尽:知道是付出了很多的劳苦。 东君:春神,指花木之神。 国艳酣晴:国家的美女在晴朗的日子里盛开。 天香融暖:天上的香气融化了春天的温暖。 画手:画家。传得:传扬开来。 绿窗朱户:绿色的窗,红色的门。 晓妆谁见凝寂
【赏析】 《贺新郎》词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春光的易逝,抒发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下片写春天景色的萧瑟,抒发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而苍凉。 “风雨连朝夕”三句,点明时节,总揽全篇。“最惊心”,则点明题中“贺”字,即以春光易逝为题,感慨极深。“晼晚”,犹言傍晚。此言春光易逝,令人心惊。“又过寒食”,既点出节令
满庭芳 · 其一 自宛陵易倅东阳,留别诸同寮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为谁教我,从宦到东州。还似翩翩海燕,乘春至、归及凉秋。回头笑,浑家数口,又泛五湖舟。 悠悠。当此去,黄童白叟,莫漫相留。但溪山好处,深负重游。珍重诸公送我,临岐泪、欲语先流。应须记,从今风月,相忆在南楼。 【注释】 ①宛陵: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东南。东阳:今属浙江省。 ②留别:告别。同寮:同僚。 ③世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分析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效果等。本诗是作者在友人陈天予南园之作,诗人以“飞盖”起兴,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仙气的环境之中,又用“想见八仙遥集”进一步渲染了南园的幽雅气氛;“几树海棠开遍,正新晴天色”,诗人通过写“海棠花”的开放与“晴天”的到来来衬托南园的美景;“休辞一醉任扶还,衣上酒痕湿”
满庭芳 · 其三 行次四安,用前韵,寄章叔通、沈无隐 濩落难容,崎岖堪笑,一年陆走川浮。又携妻子,两度过神州。紫蟹鲈鱼正美,凉天气、恰傍中秋。今宵意,无人伴我,快泻玉双舟。 功名,聊尔耳,千金聘楚,万户封留。又争如物外,闲旷优游。好在东阡北陌,相从有、诸老风流。家山近,归休去也,不上望京楼。 注释: 濩落难容:形容处境困难,难以容纳。 崎岖:形容道路艰难曲折。 两度过:两次经过。 紫蟹鲈鱼
念奴娇·其一 陪张子公登览辉亭,是苏轼《和陶渊明诗十六首》的第三首。张子公即名僧张商英,曾与苏东坡同游赤壁。这首词是作者陪同张商英游览辉亭时作。 上阕写登辉亭所见所感。首三句写辉亭之高峻,“压孤城”三字极言其高峻之势。“并吞”二字形容辉亭之广袤。“空阔”二字写出辉亭之高远。这几句以高度概括,写出辉亭之雄伟壮观。 以下写辉亭之胜景。“归帆”二句写辉亭之上,有舟自天际归去,又有行树在云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