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栏飞栋,压孤城临瞰,并吞空阔。千古吴京佳丽地,一览江山奇绝。天际归舟,云中行树,鹭点汀洲雪。三山无际,眇然相望溟渤。
凤么遗响悲凉,故台今不见,苍烟芜没。千骑重来初起废,缅想六朝人物。岘首他年,羊公终在,笑几人磨灭。一时尊俎,且须同赋风月。
念奴娇·其一
陪张子公登览辉亭,是苏轼《和陶渊明诗十六首》的第三首。张子公即名僧张商英,曾与苏东坡同游赤壁。这首词是作者陪同张商英游览辉亭时作。
上阕写登辉亭所见所感。首三句写辉亭之高峻,“压孤城”三字极言其高峻之势。“并吞”二字形容辉亭之广袤。“空阔”二字写出辉亭之高远。这几句以高度概括,写出辉亭之雄伟壮观。
以下写辉亭之胜景。“归帆”二句写辉亭之上,有舟自天际归去,又有行树在云中穿行,更兼汀洲上有白鹭点雪。“三山无际,眇然相望溟渤”,写辉映着辉亭的三山与大海相接,显得渺茫无边。
下阕抒情议论。“凤么遗响悲凉,故台今不见,苍烟芜没。”写辉亭之上,往日帝王游乐之地如今已成废墟,昔日繁华不再。这三句既是实写,又是借古讽今。
“千骑重来初起废,缅想六朝人物。”由咏史想到六朝人物,既感叹历史变迁,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末三句写辉亭之上,一时尊俎,且须同赋风月。“尊俎”,泛指宴饮之事。“同赋风月”即共赋风月之乐。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的友情深厚,又表现了他们共同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词。词人与友人张商英同游赤壁,登上辉亭,面对壮丽的景色,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词。上阕描绘辉亭之胜景,抒发昔盛今衰之慨;下阕借古人讽今事,抒怀古人之思。全词风格雄健豪放,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