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风中柳夏日泛舟湖上 十里荷香,水气渐消炎暑。泛画桡、轻盈越女。柳梢晴弄,愁共眉峰语。听莲歌、藕花深处。 堤上郎心,似被湖光牵住。更那堪、沙鸥几点,笛声远唱,遏夏云千缕。待归来、凤箫重谱。 注释: ①泛舟:乘船游览。 ②堤上:指堤岸之上,也即岸边。郎心:男子的心。 ③遏(è):阻止。 译文: 十里荷花香气扑鼻,水汽蒸腾消散暑气;轻划着船桨,像越王勾践的美女那样轻盈.在柳树顶端轻轻拨弄
解析: 第一句: - 诗句:“烟暝兰膏坠” - 注释:这里的“烟暝”指的是夜晚的降临,而“兰膏”则可能是指点灯用的油或蜡烛。当两者结合时,描绘了一个晚上的场景,其中灯光映照在地面上,显得格外幽暗。 - 译文:夜幕降临,灯光在昏暗中摇曳。 第二句: - 诗句:“花影帘筛碎” - 注释:这里的“花影”指的是窗外或室内的花朵的影子,而“帘筛”可能是形容窗帘被风吹拂的样子
【赏析】 此词咏苏小墓。苏小是南朝梁时钱塘歌妓,以美貌著称,曾与才子陆展之相爱,后为富家子所夺,遂投江而死。《古今乐录》云:“《采桑子》一名《惜花词》。”此词即是作者吊古伤今之作。 上片写墓前情景。“同心欲结”三句,点出题意。“西陵”,指钱塘西湖边西陵山。此处暗用刘禹锡诗句:“白鹭起舞洲渚间,绿树连天西复东。”(《乌衣巷》)“一点痴情”三句,写诗人对故人深情的缅怀。“应驻芙蓉十二州”
【注释】 ⑴秦声:指秦地的乐曲。 ⑵越女: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美女。这里泛指南方女子,即南方的歌妓。 ⑶倚酒悲:靠着酒杯悲伤。 ⑷正:正是。 ⑸唤狭邪:呼唤歌妓们。 ⑹鹍:一种大鸟,其羽毛可以制作乐器。弦:指琴弦。 ⑺霜林落叶飞:秋天的树林里落满了黄叶。 ⑻慢撚轻笼:弹奏琵琶时手法要慢且柔和。 ⑼斜抹低挑:弹琵琶时手法要斜且轻柔。 ⑽白草黄沙:指北方的边塞。桑干河是北方的大河,铁骑,指骑士。穹庐
以下是对《梦江南·肠断》中每一句诗句的翻译及赏析: 1. 诗句解析: - “肠断也,何处最关情”: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怀念。这里的“心断”意味着极度的悲伤,而“关情”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切和持久。 - “燕子楼中尘一缕”:描述了一个场景,燕子楼中的尘埃被风吹起,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 “杜鹃枝上月三更”:杜鹃鸟的叫声常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
【注释】 江城子·闺怨:词牌名,双调,九十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六平韵。 芳容消瘦柳腰柔:容颜消瘦,腰肢柔美。芳容,美好的面容。瘦,这里指容颜消瘦。柳枝细长柔软,常用来比喻腰身。 话(huà)离忧:诉说离别的忧虑。 卷帘钩:古代室内装饰物,用竹木制成,形似圆筒,两端有环,用来挂帘子。 别时,南浦系扁舟:别离的时候,在南浦岸边系了扁舟。南浦,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月誓香盟成底事
【译文】 翠绿的旗帜飘扬在湖心亭上,四围弦管缭绕,楼台三面参差。山峦的景致喜晴喜雨,湖水的风光适宜饮酒和吟诗。 【注释】 ①翠华:古代皇帝仪仗中的旗,绿色;引:招引、吸引。引题湖心亭——把皇帝仪仗旗插在湖心亭上。 ②弦管:乐器。 ③缭绕:回环曲折。 ④参差:参差不齐。 ⑤山色:指山的景色。喜晴喜雨:喜欢晴天,又喜欢下雨。 ⑥宜:适合。 ⑦宜酒:适宜于饮酒。 ⑧宜诗:适宜于作诗
兰陵王 · 灯下检宋荔裳观察二乡亭词,泫然有作,末并悼王西樵司勋也 酒垆邈。往事重提乍阁。银塘外、水涨花深,亭筑乡名映红药。羊肠催梦恶。一枕黄粱睡觉。还追想、曾祭皋陶,杜宇声声怨难索。寻游旧京洛。正吹笛当歌,市箫纨芍。君王重赐君侯爵。 恰熊轼低辗,蚕丛初辟,栈道云深早共约。又谁信今错。漂泊。怎忘却。任衰草西风,瘦琴空削。尤怜十笏堂如昨。怅清狂昙首,同归双鹤。思量旧雨,对灯花里,泪珠落。 注释:
【解析】 本词上阕写作者从军之志,下阕写从军之行。开头两句写自己渴望从军。“慨然有从军之志”中的“慨然”,意思是心情激昂。“感而赋此”的意思是因感慨而作此词。第三句写对战争的向往和对胜利的追求。第四至七句,写从军路上的艰辛与不易。“笳吹横天营壁冷,戈错匝地烽烟急。”是说在军营中听到大笳声,看到营壁上飘着的旌旗已经落了,烽火台的烽烟越来越密。“问何为、犹自著青衫,真无策
【注释】 一痕沙:指泪痕。对镜:照镜。勒山韵:指山的轮廓。愁画远山:形容山的形状像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难掩春波:形容春水流动的情态。含颦:含情而笑的样子。肯窥人:不肯偷看别人。小立妆台:悄悄地站在梳妆台旁。偷偷:悄悄。又被薄情偷照:又有人轻薄地偷看。薄情:轻浮、不正经的人。羞却难拚:害羞得难以忍受。拼,忍受。背郎看:背对着丈夫看。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妇女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