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注释】 花非花:即“非花”,是佛教用语,意为“不生不灭”。 梦非梦:即“非梦”,也是佛语,意思是“不生不灭”。 梦里来:梦中来了。 送:这里指在梦境中送别的意象。 四更: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四更即半夜时分。 斜月:即上弦月,此时月色已渐明。 五更风:指凌晨时分的微风。 破格:与众不同。 春寒:春天的寒冷。 重:又、再、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很有名的诗,全诗如下: 花非花
浪淘沙·题葛民花楼风月图 作者:刘克庄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 我辈复来游。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 题葛民花楼风月图:题咏葛公的花楼中的风月图画。 葛民:即宋葛天民。《宋史》有传。据《宋史·隐逸传》:葛天民字民父,一字天民,宁海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松竹梅兰竹石,皆能为墨竹。 “浪淘沙”是词牌名
卜算子·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烟外数椽幽,雨后诸峰醒。时有樵夫问字来,踏碎松花影。 帘卷午阴凉,树带斜阳静。枕上南华一卷经,说与啼猿听。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廷康:晋斋名。 梅里:地名。 草堂:草堂寺。在今四川彭州。 烟外数椽幽:远处几间茅屋隐没在烟雾之中,十分清幽。 诸峰:群山。 樵夫:打柴的人。 问字:求教。此处指向人请教书法。 松花:松针。 午阴:午后的阳光。 书带:衣带
【注释】 ①“香”三句:意谓湘帘疏疏,夜窗半卷,香烟缭绕。心字篆,指香炉中焚香时,烟袅袅上升,形如篆字。 ②“弟子”二句:意谓女子打扮得红妆艳抹,还衬贴着纱厨罗扇。弟子,对女子的称呼。纱厨,纱帐。 ③“绮福”二句:意谓谁与同享绮罗富贵?何逊,南朝梁诗人;宋郎,指宋玉;仙眷,神仙般的情缘。 ④“金井”二句:意谓桐树摇落梧桐叶,秋声催人入梦乡。梧桐,这里指井栏。漏鼓,古代计时器,铜制,击以报时。
【注释】 油壁:指马络头。轻车带日色,指马络头上的彩绸随风飘动,映衬着夕阳。 隔层帘子忒微茫:隔着两层窗帘显得模糊不清。 断桥:即白堤,在杭州西湖。前事费思量:指白堤上曾经发生的一段情事令人回味无穷。 归路渐随芳草远:归途越来越遥远,随着芳草而消逝。 画堤犹送暗尘香:仿佛有画中堤岸还送来了阵阵花香。 为谁长:为了谁而长久地思念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
【注释】 八阕:指《浣溪沙》共八首,是一首词牌名。 西湖:即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湖上楼:即湖心亭。 腻得:形容女子肌肤细腻柔美,也指感情柔和温存。 琵琶:一种弦乐器。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赠给素秋的词作。素秋是作者在杭州西湖上的好友。词中描写西湖景色,抒发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西湖之景和与友人的欢聚。“湖上楼”三句,描写了西湖之景。“艳绝”二字写出了西湖之美
鬓云松令题滋伯花滩渔唱图 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约略晚峰青可数。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注释:微风吹过,带来凉爽的感觉,让人感到幽深而宁静。我坐在岸边,聆听着西风的笛声,将那清凉的气息吹散了池塘上的雨气。远远望去,那些连绵不绝的群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清晰,仿佛可以数清每一座山峰。是谁将斜阳放出来,让它染红了稀疏的树木?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时有闲鸥留客住
【注释】 八阕:指《浣溪沙》词共8首。 潇洒:洒脱不羁的样子。 丰姿瘦欲仙:形容女子体态清丽,如同仙人一般。 云鬟:古代妇女的发髻似云而得名。宜整,也宜偏,即既有整理之状,也有稍作歪斜之美。 慵:懒散。 着意:在意。 生怜:因人之美而生出喜爱之情。 缠绵:情意深长,难舍难分。 【赏析】 这首赠词是作者为他的情人素秋写的。诗中赞美了素秋的体态清丽,容颜娇艳,同时表达了对她深深的眷恋之情
诗句输出: 翠幕无聊语晚鸦。碧云难问阿香车。小屏山外即天涯。 译文输出: 傍晚时分,我独自倚在栏杆上,看着夕阳渐渐落下。远方的天空中,一只乌鸦在空中盘旋,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我的思念却仿佛被一层薄雾遮住,难以触及那阿香车的所在。我站在小亭的外面,眼前是无尽的青山,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孤独。 诗句输出: 南国可怜生豆子,北人偏解种杨花。 译文输出: 南方的土地上生长着豆子,而北方的人却偏爱种植杨花
胡捣练 玉笙缥缈隔春云,愁问钿蝉消息。门外一枝梧叶,曾见携灯别。 簟纹如水渐生凉,良夜为谁怜惜。莫倚阑干残月,月是当初月。 注释: 胡捣练:用胡地的丝线缝制的衣服,泛指华丽的衣物。 玉笙缥缈:形容玉笙的声音飘渺,像云雾一样。 钿蝉:指金蝉,古代妇女常用金蝉装饰在鬓发上。 门外一枝梧叶:形容秋天的景象,门外有一片梧桐树叶子。 曾见携灯别:曾经看到有人带着灯光离去。 簟纹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