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浅浅的玉池波纹,点点苍苔覆盖的白色雪花。淡淡轻烟萦绕四周,凄恻的秋风吹拂着芳香,在月光朦胧下飘散。 寂静的旧时春天,渺远的笛声是谁家传来?曲折的栏杆上楚楚动人的人,无奈地依依惜别。 注释: - 浅浅(qian qian): 形容水很浅。 - 玉池(yù chí):像玉一样清澈的水池。 - 苍苔(cāng tái): 深绿色的苔藓。 - 澹澹(dàn dàn): 形容水面上的雾气、云气等
胡捣练 玉笙缥缈隔春云,愁问钿蝉消息。门外一枝梧叶,曾见携灯别。 簟纹如水渐生凉,良夜为谁怜惜。莫倚阑干残月,月是当初月。 注释: 胡捣练:用胡地的丝线缝制的衣服,泛指华丽的衣物。 玉笙缥缈:形容玉笙的声音飘渺,像云雾一样。 钿蝉:指金蝉,古代妇女常用金蝉装饰在鬓发上。 门外一枝梧叶:形容秋天的景象,门外有一片梧桐树叶子。 曾见携灯别:曾经看到有人带着灯光离去。 簟纹如水
【赏析】 《三姝媚·胭脂井》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以胭脂井为题,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今日凄凉的伤感,并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注释】 1. 三姝媚:词调名。 2. 胭脂井:在浙江杭州西湖之畔的雷峰塔下,因唐代杨贵妃曾在此沐浴而得名。 3. 苔花:苔藓上开的花,比喻微小之物。 4. 惆怅:形容心中不悦,有所失落。 5. 琼枝:指梅花、桂花等芳香植物的花枝。 6. 暗水生香
【注释】 (1)奇峰青削:山峰如青色的刀剑一般,削去了锋利。 (2)遣:派。“问”是发问,指派遣力士开凿。 (3)偏安:一国或一方政权处于分裂和不安定状态,这里指南宋。形胜:山川地势之胜,指蜀地的山水形势。 (4)英雄代谢,风云萧索:英雄豪杰更替,天下风云变幻,萧条凄凉。 (5)指数兴亡似马:用“数马”来比喻计算兴亡之事就像骑马一样迅速而便捷,但结果却并不如意。 (6)买浊酒、一醉斜阳:买下浊酒
【注释】 凉云乍合:天气变冷,凉云突然聚集起来。 阑干露湿:栏杆因露水而湿润。 “正”:适逢。 “剪灯”,指在船上点油灯。 沧浪:大海。 悄无眠:静静地睡不着觉。 “隔岸细柳”:远处的细柳在岸边摇曳。 译文: 初秋傍晚时分,凉云渐渐聚合,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风声,似乎吹动着树枝上的树叶,发出瑟瑟声响。此时,黄昏将尽,我独自坐在高楼之中,心中满是离愁别绪。最让人感到心酸的是,听到那悠长的笛声
诗句释义: 水样罘罳禁嫩寒。画中楼阁夕阳残。夕阳曾照倚栏干。 译文: 水样的网围栏住初生的寒意, 画中的楼阁在夕阳下只剩下残影。 曾经有夕阳的余晖照耀着我倚靠在栏杆上。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稍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带有些许哀愁的湖上景致之中。首先,“水样罘罳禁嫩寒”一句,以水的质感和冷冽的触感营造出一种初春的寒意,这种寒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冷
【注释】疏影:词牌名。方云泉(1240-1305):字子高,自号云泉居士,浙江德清人。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进士,历官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出为两浙转运副使。 【译文】天寒瘦竹。露画的几窗上,映着几处闲屋。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思念远在空谷中的人。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隔花唤起林和靖
诗句:十顷萍波腻远天。绮罗香散半堤烟。 译文:湖面上的浮萍如同绸缎般铺满了整个天空。那飘荡的香气仿佛从半边的堤岸中散发出来。 赏析:此诗以自然景色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感慨。"十顷萍波腻远天" 形象地描绘出湖水之广阔与平静,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遥远的天际线。“翠幕无聊语晚鸦”中的“翠幕”象征着宁静美丽的环境,而“无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寂寞。“绿绮已捐名士调
水调歌头·偕李俭伯光溥、吴薇客敬义、李芷香鼎铭、郑颉苏如海诸同年及家菊人孝廉,曾月夜泛舟至惠山。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 注释:今晚是什么时候,明亮的月亮却在他的故乡。老朋友的陪伴足以增添我的兴致,我挥动船桨逆流而上,欣赏那流动的光芒。水面之外有烟雾缭绕的树木,烟雾萦绕着一条痕迹如同山的青翠。再往远处看
译文: 西子的妆容如同白莲般洁白,身材纤细轻盈,在湖面上轻轻摇曳。她娇羞地试妆,清晨的湖上烟雾刚刚散去。她如婵娟般美丽,隔着水对岸却默默无言,只能照一奁清镜以映照相思之情。她的衣裳轻柔而美丽,与洛妃相比也不逊色。她在月下玩弄明珠,问那佩环是否值得持赠。 银塘宁静,白石栏杆干栏静立,雨后残妆更加艳丽。玉人醒来卷起帘子,微风吹动罗扇香冷。秋天的魂灵也自警醒,感叹心素如闲鸥难省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