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
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水调歌头·偕李俭伯光溥、吴薇客敬义、李芷香鼎铭、郑颉苏如海诸同年及家菊人孝廉,曾月夜泛舟至惠山。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
注释:今晚是什么时候,明亮的月亮却在他的故乡。老朋友的陪伴足以增添我的兴致,我挥动船桨逆流而上,欣赏那流动的光芒。水面之外有烟雾缭绕的树木,烟雾萦绕着一条痕迹如同山的青翠。再往远处看,可以看到几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酒喝到一半还没有喝完,清凉的晨露已经打湿了衣衫。
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注释:我渡过前面的河流,穿过曲折的港口,但只能看到一片朦胧的景象。是谁家的秋梦中飘落了长笛的声音,让这宁静的夜晚变得如此迷人?几幅画帘中隐约可见人们的倒影,几点画船上的灯光映出人影,仿佛女子的长袖轻轻拂过,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稀疏的柳树枝条被早晨的微风吹得瑟瑟发抖,我在这幽静的篷窗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赏析:
《水调歌头·偕李俭伯光溥、吴薇客敬义、李芷香鼎铭、郑颉苏如海诸同年及家菊人孝廉,曾月夜泛舟至惠山》是宋代词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泛舟惠山时的所见所感。“今夕是何夕”以下七句,写泛舟惠山时的所见。“明月在他乡”一句,既见出词人的孤寂,也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深厚。“故人颇足清兴”二句,进一步抒写了词人与友人同乘月色泛舟惠山时的喜悦心情。“水外一重烟树”三句,写词人泛舟惠山时所看到的景色。“山外数星凉”一句,又从视觉转入听觉,描绘了词人泛舟惠山时听到的美妙的音乐声。“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两句,既写出词人在泛舟惠山时的酣畅淋漓的豪情,又表现了词人泛舟惠山时的轻松愉快的心境。
下片写词人月夜泛舟惠山时的所见所感。“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三句,既写出了词人在泛舟惠山时的所见,又表现出词人在泛舟惠山时的心情。“谁家秋梦”四句,写秋夜泛舟惠山时的所见所闻,既是泛舟惠山时所见之物的描写,也是泛舟惠山时所听之音的描写。“疏柳晓风冷”,既写出了词人在泛舟惠山时所见之景,又表现出词人在泛舟惠山时的感受。“幽思泥篷窗”句,既写泛舟惠山时的情景,又表现了词人泛舟惠山时的情感。
全词通过对月夜泛舟惠山时的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同乘月色泛舟惠山时的欢快情绪和对故乡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