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绿春烟,墙红古岸,嫩阴催夕。系棹门前,闲鸥道行客。垂杨万缕,还认是、蛾眉颜色。愁绝。塘外野风,作落花消息。
明珰宝瑟。依约芳踪,淮流共清澈。招魂荐饮,素月上瑶席。谁和叩舷哀唱,隔浦数声渔笛。问翠鬟何处,应在碧云天末。
【注释】
- 惜红衣:即《忆秦娥》的首句。
- 露筋祠:在今安徽省寿县。
- 水绿春烟,墙红古岸,嫩阴催夕:指暮春时节,水碧草长,岸边柳绿如烟,春光明媚。
- 系棹门前:停舟于门边。
- 闲鸥道行客:鸥鸟在水面自由自在地飞着,好像是在引导行人前行。
- 垂杨万缕:形容杨柳枝繁叶茂,下垂成帘。
- 还认是、蛾眉颜色:仿佛还能认出女子的容颜。
- 愁绝:十分愁苦。
- 塘外野风,作落花消息:风中传来落花的消息。
- 依约芳踪,淮流共清澈:仿佛能依稀看见她的踪迹;淮河之水清澈见底。
- 招魂荐饮:用美酒祭奠亡灵。
- 素月上瑶席:洁白的月光洒落在精美的席上。
- 谁和叩舷哀唱:谁能与我共同吟唱那扣舷而唱的悲歌?
- 隔浦数声渔笛:隔着河岸传来几声渔夫吹奏的笛声。
- 问翠鬟何处:翠发如云的女子在哪里?
- 应在碧云天末:应该还在碧云天尽头之处。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对一位已故女子的深切思念之情。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暮春时令的画面,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忧愁与伤感。下片抒情,以“谁和叩舷哀唱”一句起兴,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通过想象女子可能仍在远方,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细腻,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