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澎
诗句首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通过对曾青藜的赞美,展现了他对信陵君与韩陵石的比喻和对比,强调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译文: 莫为信陵士,宁作韩陵石。 子升碑记存荒烟,杯酒不浇公子宅。 不见曾公古侠者,十岁能文兼跃马。 赋就欲夺云梦田,剑击长凌武安瓦。 灌夫弟畜朱家奴,乾坤何处客腐儒? 竖子成名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 干戈鼎沸若飞电,江南黄犊如席卷。 慷慨谈兵尊俎前,草檄特膺公府荐。
【注释】 听旧宫人弹筝:听到从前宫女弹筝的声音。 银甲斜抛雁柱飞:指弹奏筝时,手指在筝弦上移动时,发出清脆的声响,犹如雁鸟拍打翅膀飞过。 玉熙宫里尚依稀:玉熙宫是唐玄宗的寝殿,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诗人听到弹筝声就想到了这里。依稀:模糊不清。 不须弹到《回波曲》:不需要弹到《回波曲》这首曲子。这是一首描写皇帝宴乐的曲调,后被用来形容帝王的荒淫生活。 先皇泪满衣:指唐玄宗听到《回波曲》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著名诗人钱谦益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首句“孤悬鼊屿海涯间”,描绘了汪舟在琉球的地理位置。鼊屿即指琉球群岛,位于东海之中。这里,诗人通过使用"孤悬"这个词汇,表达了汪舟远离祖国、孤独地站在琉球群岛的立场上。 第二句“襟带穷荒控百蛮”,则进一步描绘了汪舟面临的地理环境和周边情况。这里的"襟带"意指控制或管辖,"穷荒"形容边疆之地
见燕 杏叶新阴拂女墙,风吹小燕过池塘。 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说故乡。 弄影不教沾柳絮,衔泥何惜点琴囊。 双栖并翅真怜汝,愁杀卢家春昼长。 注释: 1. 杏叶新阴拂女墙:杏树叶子刚刚萌发出来,阳光透过树梢形成一片新绿的荫影,轻轻地覆盖在高高的城墙上。 2. 风吹小燕过池塘:微风轻轻吹过水面,带起涟漪和水波,一群活泼的小燕子从池塘上空飞过。 3. 相期定似逢寒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寒食节一样相遇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思想情感。要了解诗的内容,读懂诗句的意思,才能分析出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诗大意为:山峰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像是一座座彩霞飞散的高峰。远远传来钟声,声音一直延伸至天边。在功德寺前,一位老和尚穿着旧的袈裟。 【答案】 (1)译文: 山峦叠翠,峰回路转,仿佛一道道流光洒落在山上。远远传来阵阵钟声,一直响到天边。
【解析】 这是送别诗,是送友人去京赴任。诗人以“朝辞”“布衣”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接着写友人的才华,用典赞美对方。然后写友人即将入京,作者作别。最后写对朋友的怀念,希望他回来时能见到自己种下的松树。 【答案】 译文:您这次进京,早晨从树林中的山岗上出发,穿朴素的衣服,步行着从容不迫。您眼中的老态不是衰飒的凤凰;而足下的人称赞您是卧龙。您应当到丞相府应召,由大司农封章辟召,朝廷重臣都要拜谒您
【注释】 系艇:把船系在白杨树上。 江上:指江水边。 鹭鸶的羽毛是白色的,所以这里用“鹭鸶”比喻“云”。 沙头:水中的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词,写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依恋和期盼之情。全词以江为线索,由江而人,又从人到心,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将一个女子的痴情、爱恋、相思、怨别表现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起句写景,点明送别之地。首句说把船系在杨柳青青的桥上,次句说门临碧波荡漾的江流。“白杨”二字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山客殊未眠,静倚秋亭暮。 【注释】:山中的客人(即诗人自己)没有睡觉,静静地倚在秋天的亭子上直到傍晚。 【译文】:山中之客彻夜未眠,静静地倚在秋日里寂静的亭子里,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下来。 2. 蟋蟀入床头,池照移庭树。 【注释】:蟋蟀进入床头,池塘映照在庭院的树上。 【译文】:蟋蟀鸣叫着进入了床前,池塘里的倒影也随着月光移动到了庭院的树木之间。 3. 卷幔驻逍遥
【注释】 曾青藜:指酒器。曾,通“樽”。 贞珉(mín):坚贞的石头。 长傍:常依傍。 松楸(qiū):古时用做墓木的梓树和柏树。 阡(qiān):田间小路,也泛指乡间小路。 【赏析】 《题曾青藜尊人传后》,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作。此诗首句提出疑问,指出名节与功业都是虚无,并以此自勉。次句表明自己虽无大功于世,但死后仍能名垂千古,永为世人所称颂。三、四两句则劝慰友人不必悲哀,他已将坟墓立碑
【注释】 百战:多次作战。洮河:今甘肃洮河,在今甘肃省临潭县西。合黎山:今甘肃合黎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北。月如霜:形容月光皎洁。武皇:指汉武帝(刘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将的一生。首句写他曾多次在河西地区与羌人作战,防御十分坚固;次句写他在合黎山下月色如霜;第三句写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在战场上死去,但他仍然说:“我还想弯弓射大雁。”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将的赞美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