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澎
【诗句解读】 1. “桃源忆故人”: - 这四个字可能是诗题,也可能是诗人的自述,表达一种思念之情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春闺”: - “春闺”指的是春天的闺房,常用以形容女子居住的地方,也暗示这首诗是写在春天的某个时间。 3. “红薇紫燕团成队”: - 红薇是一种植物,紫色燕子可能是指燕子的颜色或者燕子的形状,这里可能指春天常见的景物。 - “团成队”意味着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
【注】清平乐:词牌名。 青山似沐:形容水色明净清澈。 深柳含茅屋:指垂柳掩映的茅舍。 帆影樽前:指在船篷下饮酒,欣赏江上景色。樽前,泛指船中。 蒲菰(pú guō):一种水生植物,根状茎,可食,也作药用。这里指水中生长的芦苇。 烟青:雾气朦胧。何处人家:指山外的村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春光的词。 上片写舟行水上所见的景色。起首二句,点出时令为春天。“青山似沐”,是说青山绿得如洗
诗句释义: 1. 菩萨蛮 其七 回文:这是一首用回文形式写的诗,即每句的前后字互换位置后读起来意思不变。 2. 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意思是女子在窗帘后低语呼唤男子,而男子也能通过帘后的低语知道女子在呼唤他。 3. 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意思是当男子来到时,不要怀疑女子是否真的在那里,而要相信她确实在那里。 4. 道侬随处好。好处随侬道:意思是无论到哪里,都要让男子知道那里很好。 5
【注释】 数(duó)重:重复。花幔:用彩绸做成的帷幕。凤钗(chāi):妇女发簪,形状像凤凰。压:使…弯曲。梦压横钗凤(zhèn huán chéng zhēn fēng):梦见凤钗压在头上,仿佛是把凤钗给压扁了。通:相互理解、沟通。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一首咏物词。词中通过描写一个回文花帐,抒发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写回文花帐的华丽装饰
【解析】 本首词的上片以“画堂春”起,点出题目,并写出了诗人的游踪。下片写友人程端伯的隐居生活。 “藏名何地可栖”,意为:隐居的地方在哪里呢?“鹿门耆旧人稀”一句中,“鹿门”是诗人的故乡,“耆旧”指的是老辈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隐居的地方在何处呢?诗人的故里,已经没有老辈人物了。 “空山古木秃啼”,意为:空荡荡的深山里只有那棵秃树在啼叫。这里用“空山”和“秃啼”来表现一种荒凉寂静的气氛。
【注释】 金门归去 怀张补阙:金门,宫名。在长安城东。张补阙是作者的友人,他因被贬职而离开了京城(长安),作者送他回去时,写了这首诗。何似茂陵归切:何似,如何比得上。茂陵,汉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北。这里是以西汉的皇帝茂陵比喻自己的故里。这里用典,意谓不如回到家乡。 东山丝竹西山笏:东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隐士们弹奏琴瑟之音,吟唱诗歌来抒发感慨。西山
诗句释义 1 女墙东映红兰渚。渚兰红映东墙女。- 描述了一个场景,女子站在东边的女墙上,看着红色的花朵映衬在西边的兰渚上。这里的“渚”指的是水中的小洲。 2. 迷路小窗西。西窗小路迷。- 描述了一个小窗户的位置,它在西边,给人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 3. 错来行又却。却又行来错。- 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表示要往前走(“错来”),但另一方面又回头(“却又行来错”)
这首诗是一首词,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晏殊。 "忆秦娥 其二 秋夜"是这首诗的题目。"忆秦娥"是一种曲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其二"可能表示这是第二首《忆秦娥》中的一首。"秋夜"则明确指出了这首词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秋天的夜晚。 "人如昨",意思是说这个人就像昨天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人或事的回忆。 "黄昏望断西楼约",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望着西楼等待约定的情景
【译文】 冰弦声咽,翠蛾在月下倚靠着瑶台。 嫦娥应在,我与你无别。 疏帘长夜,明月中秋时照耀着人间。 碧云如海,青鸾绝迹。 青鸾绝迹,人间自有,玉楼琼阙。 【注释】 《忆秦娥·中秋节》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冰弦”指代乐器。“翠蛾”指代美丽的女子。“瑶台月”指月宫。“嫦娥应”指月亮中的嫦娥。“个侬无别”指你与别人不同。“碧云”指天空中飘浮的白云。“青鸾”指传说中能飞到天上的青鸟
【译文】 杨花纷飞,换上了春天的衣裳, 带着弹弓在洛阳堤上漫步。 王孙公子的锦衣坠入泥中, 却忘记了回家。 月儿斜挂天空,芳草软绵绵, 醉意正浓,枕着红笋被暖和, 天上的花雨像送来鸱夷的使者。 愁杀那鹧鸪,鸣声凄凉。 【赏析】 “喜迁莺”为词牌名,又名“碧玉箫”、“喜春来”、“归朝欢”等。此调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上片三句,下片六句。此词以“春游”为主题,通过描写春游时的景色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