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盘珠
【解析】 “台城路”为词牌名,此处是词的上片标题。此词是一首咏怀词,上片写因秋夜风雨、月色而引起的思乡之情;下片写因秋风落叶、残荷池水等景象而引起的伤时感物之情。全词意境清幽、婉约,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和秋天里人的感受,含蓄蕴藉,情致深长。 【答案】 译文: 前些天夜里我猜测着今夜要下雨,今夜月光皎洁,露白了虫子惊动了,风也吹散了雁鸣声。是我担心自己生病太早了吗?是谁惹恼了我?问消瘦的原因,却天知道
【注释】 凝晖:指人名杨凝晖。凝晖,字玉英,号清真居士,宋代诗人。 蝶到花间飞不去:蝴蝶在花朵间飞舞,却飞不出去。 人在花前留不住:人站在花丛中,却留不住自己。 春归人去一时同:春天随着人的离开而离去,人与春天一同消逝。 人也误:人也迷失了方向。 落花拦去路:飘零的花瓣拦住了去路。 昨夜同听帘外雨:昨天晚上一起听着窗外的雨声。 梅子青青青几许:梅花开得又青又嫩,有几朵呢? 留人不住奈春何
【注释】 小雨乍晴天气冷。渐渐清明近。断梦去无踪,似趁游丝,飞过秋千顶。 年时只恁恹恹病。更旧愁新恨。人静一庭闲,荡破斜阳,响落风筝影。 【赏析】 此词写雨后初晴的春日景色,表现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往昔岁月中一些往事的回忆。 “小雨乍晴天气冷”,点明时节为清明前后,天气转暖,但还寒。“渐渐”二字写出了天气由阴到晴的变化过程。“断梦去无踪”一句承上启下,写雨停天晴,作者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中
【注释】 兰桡:木兰船。菊径:菊花开时所走的路。扶病:有病。轻帆:小帆船,这里指兰桡。西风劲:指秋风劲吹。剪烛嫌频:形容夜深了,怕点烛火太频繁。推蓬怯冷:害怕风吹篷布的声音。荒凉野岸:荒野的岸边。孤萤:一种昆虫,在秋天发亮,这里指萤火虫。照见秋分影:萤火虫的光在秋天是斜射,所以叫“秋分影”。 【赏析】 此词写舟中过节,夜宿荒岸之所见所感。 上片起笔即说:“待放兰桡,重过菊径。”意思是说
诗句如下: 怕听向晚西风紧,护银灯、夜久光才定。 译文如下: 害怕听到傍晚西风的急促,守护着那银白色的灯光,夜晚过去,灯光才逐渐安定。 注释如下: 1. 怕听向晚西风紧:担心在傍晚时分西风的声音会让人感到不安。 2. 护银灯:守护着那银色的灯光。 3. 夜久光才定:随着夜色的深沉,灯光也渐渐稳定下来。 4. 燕怪帘虚,虫惊砌冷:燕子奇怪地拍打着窗帘显得空荡荡的,蟋蟀受惊扰后
【注释】 ①帘外:指院中的竹帘。青梅:指初夏时节的梅花。如豆,形容梅子小而多。 ②闲人:闲居在家的人。 ③才得展双蛾:刚刚展开眉梢。双蛾,眉毛。 ④非旧非旧:不是旧的也不是新的,形容心情复杂。 ⑤伤春病酒:伤春是伤花事凋零,病酒是借酒浇愁。 ⑥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任滁州知州(即滁州刺史)时。上片写闺中少妇因见丈夫远赴他乡,而自己独守空房的孤寂之情。下片写少妇对丈夫的思念
《浪淘沙·落花》是一首由李煜创作的词,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以及他从一个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首句“斜日满空墀”:描述夕阳下的庭院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次句“妆阁开迟”:“妆阁”通常用来指代女性的房间,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女性角色。她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打开化妆室的门,反映了她的某种无奈或迟疑。 -
【注释】 昏昏:朦胧的样子。晓晓:天刚亮的样子。重门:重重的宫门。做暝(míng):傍晚。水楼:即水阁,设在水中的小楼,供游船停泊之所。卷帘:把窗帘放下来,使光线透入。燕子:指春天的使者,也用来象征美好事物。花顶:指花的顶部。泪珠滚滚:形容流涕不止。禁它不住,况欲留春可肯:怎能够留住春天不肯让它离去呢。些些:少许。多在柳梢头:柳絮很多,飘飞在柳树的梢头上。只絮坠:只落得空飘零。絮:柳絮
片云一霎还收雨。瓜筵银烛秋光聚。人影玉阶多。天孙肯渡河。 暗蛩惊淡月。忽忆儿时节。尘世太匆匆。鸡冠花又红。 注释:片云——指飘荡的云彩。一霎——形容时间极短。瓜筵——用瓜果作成的筵席。银烛——银色的蜡烛。玉阶——台阶,泛指高台、楼台。天孙——织女星名。传说中在天上为王的女神,这里借指织女的丈夫牛郎。渡河——渡过银河。蛩(qióng)——蟋蟀。鸡冠花——即鸡冠花,又名鸡冠草,一种常见的花卉。 赏析
诗句释义 1 帘幕春寒峭。 - 解析: 此句描写了春天夜晚的寒冷,通过“帘幕”和“春寒”展现了初春时节的冷意,同时“峭”字传达了环境的清冷与孤独。 2. 见疏梅、数枝开也,试灯风早。 - 解析: 诗人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中,注意到了稀疏的梅花开放的情景,这种自然美景增添了夜的美感。同时,“试灯风早”暗示着节日或特殊活动正在进行中。 3. 第一回圆今夜月,难得人天两好。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