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廉
解析: 1. 诗句解读: - “雪狮儿花寒”: 描述一种在寒冷季节开放的花卉,即“雪狮儿花”。这种花因寒冷而开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唤人温酒,银屏密坐,围炉犹爇”: 描绘一幅温馨的室内景象,人们围着炉火取暖,品茶饮酒,享受宁静的时光。 - “共道春来,屈指已经连月”: 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春天始终没有到来。 - “狂情未歇,郁万绪、待何人说”
【注释】 ①一丛花:词牌名,又名“西江月”、“一剪梅”。②占城:地名。今广西合浦县。③鳞塍:指田埂、田边。④烧葵煮笋:指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⑤芳绪:美好的景色。⑥薄罗裳:指轻薄的衣裙。⑦绣袄:指华丽的衣裳。⑧幽草:指田野中生长的野草。⑨西江月:词牌名,又名“忆少年”。 【译文】 江乡风光似钱唐,烟波浩淼荡漾碧空,画桥下杨柳垂杨轻摇。田埂边烧着葵菜,水田里煮着嫩笋,处处传来农夫忙碌的声音。
【注释】 揩:擦拭。斐(fěi):古代的一种席子,用草编织而成。鱼脍:指鱼肉制成的细片。张翰梦魂千万里:典出西晋人张翰事,据《晋书·张翰传》载,东汉末年,张瀚为洛阳北邙山下一亭长,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隐。飒飒:风声。 【赏析】 这首《蝶恋花》的上阕写在西湖品尝莼菜的情景。“瓶贮西湖清浅水”,是说从西湖之水取来酿制莼菜,其味如醇美酒醴。“鱼脍通明晶玉似”
【解析】 本词是苏轼的一首感怀之作。上片写春景:双燕飞来,正值春光明媚,庭院里红杏盛开时节;掀开帘子,闲倚胡床击诗钵,看画栋、营巢未就,这天气、嫩寒轻热。下片写战乱后的景象:忽惊见铁马金戈,扫除了狼烟并狐穴;想百岁韶光冉冉,过墓门草深腰没。结句以杜鹃啼血作结,表达作者对国家兴亡之痛的无限感慨。 【答案】 双燕来时,正红杏、满院芳菲时节。掀起帘子,闲倚胡床击诗钵。看画栋、营巢未就,这天气、嫩寒轻热
诗句:【一窗紫翠剪玻璃。】 译文:这扇透明的窗户仿佛用紫色和绿色的绸缎裁剪而成,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晴朗的天气。 注释:1. 紫翠:指紫色和绿色的丝绸,常用以形容色彩鲜艳的织物。2. 玻璃:这里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窗户或屏风,使得室内外景色相映成趣。3. 天气正晴曦(xī):天空晴朗,阳光明媚。4. 回廊小阁人如画:在回廊和小阁楼里,人物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5. 中亭绿酒又盈卮
【注释】 1. 鹦鹉曲: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 江头:泛指江边。 3. 藕花:即荷花,又名莲,有清香。 4. 画船:彩绘的船。 5. 落花飞絮:指飘落的花絮。 6. 公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7. 无肠草:即断肠草,传说服此药则必死。 【赏析】 此词以“鹦鹉曲”为题,是一首写情词。上片写景,描写江南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之美。下片抒情,写游子对故乡之恋。 上阕首句「江南」,点明词人所处的地域环境
【注释】: 江头谁没三洲树。一梦惊回,又是潺潺雨。咫尺邪姜能几许。邪姜西望无寻处。(“江”“头”二句) 勾留几日未能去。(“勾留”二句) 闻道奔涛,打断行人路。(“崩涛”句) 准拟归期今又误。(“准拟”二句) 此生只合长风絮。(“只合”二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词人以景起兴,借眼前之景抒发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与感受。首二句,点出“江头”二字,交代了词人与友人分手的地方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又名“惜香乐”、“醉桃源”、“浪淘沙慢”等。双调,九十三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放船》为《一丛花》的变格。 放船:本篇写作者放船出游,自娱自乐的情景。 平生:一生;整个生命历程。 貂蝉:貂尾装饰的冠帽和长袍,借指富贵。 箕颍:即“颍川”,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禹县。这里指隐居不仕。 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谥曰和靖处士。 下棋挑粪:比喻隐士生活清苦。
【注释】 一萼红·获鹿驿馆逢藏僧:词牌名。一萼,即一瓣花萼。 获鹿驿馆:地名,在今河北省获鹿县西南。 忽凉秋:突然变凉的秋天。 垂杨驿馆:指获鹿驿馆,驿馆是官署或旅舍,多有杨柳。 鸿爪:大雁的足迹。 关塞烽烟:指战争,也比喻边境上的警报和战事。 乾坤劫数:指人世间的灾难。 活佛:指释迦牟尼。 夕阳晚,一帘山影,山断处、辇路在云州: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帘山水的影子映入眼帘,但山中断了
【注释】 一萼红:词牌名。 倚斜阳,倚靠斜阳。 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 黄牛白马,在天际微茫处缓缓前行。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向南延伸至遥远的潇湘之地。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能连续三朝三暮地在那黄牛白马旁飞翔。石岩险峻,船身轻便,远看群山如画,初升的月亮又显得如此苍凉。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