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凉秋。正垂杨驿馆,鸿爪两淹留。关塞烽烟,乾坤劫数,纵逢活佛还愁。夕阳晚、一帘山影,山断处、辇路在云州。无限心情,兰因絮果,语断难收。
又见呼卑勒罕,几回寻春梦,宝界重游。石上精魂,生前明月,依稀楚楚蜉蝣。凭投赠、名香异枣,与世闲、一例作赓酬。只是天涯野老,不少离忧。

【注释】

一萼红·获鹿驿馆逢藏僧:词牌名。一萼,即一瓣花萼。

获鹿驿馆:地名,在今河北省获鹿县西南。

忽凉秋:突然变凉的秋天。

垂杨驿馆:指获鹿驿馆,驿馆是官署或旅舍,多有杨柳。

鸿爪:大雁的足迹。

关塞烽烟:指战争,也比喻边境上的警报和战事。

乾坤劫数:指人世间的灾难。

活佛:指释迦牟尼。

夕阳晚,一帘山影,山断处、辇路在云州: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帘山水的影子映入眼帘,但山中断了,辇道却在云州。

无限心情,兰因絮果,语断难收:无限的心事难以表达。兰因:喻指女子的美,絮果:喻指女子的情爱。

又见呼卑勒罕,几回寻春梦,宝界重游:又遇到了呼卑勒罕(汉译为“呼毕尔罕”,即元代的帝号),多次寻找春天的梦想,重新回到故地。

石上精魂:指石头上的刻文,如佛像、碑文等,这里指的是佛经上的文字。

生前明月,依稀楚楚蜉蝣:生前的明月依稀可见,就像蜉蝣一样。蜉蝣,一种昆虫,体小,寿命短。

凭投赠、名香异枣,与世闲、一例作赓酬:凭借赠送的名香和红枣,来表达我的心愿,与世俗闲适的人一起,共同完成这种心愿。

只是天涯野老,不少离忧:只是作为一个天涯流浪的老者,心中不免有许多离愁别绪。

【赏析】

此词以咏史抒怀为主,借对古迹之追忆,寓对时局之感叹。全词笔法简括,意境清空,于咏叹中透出一股苍茫之气。

上片开头两句写景:“忽凉秋。正垂杨驿馆,鸿爪两淹留。”点明时间是秋末,地点在驿馆。“垂杨”句是说,驿馆里,燕子的旧窝还在树上。“鸿”字双关,既可指候鸟,也可以喻指人。“鸿爪”即人的痕迹,“淹留”则是指停留的意思。“关塞烽烟”,是边地战乱的象征;而“坤宇劫数”,则是对人间灾祸的概括性描述。这一句是说,虽然遭遇到战乱,但是还能在这里暂得停留。

下片三、四句写梦境:“又见呼卑勒罕,几回寻春梦,宝界重游。”这里用一个典故,“呼卑勒罕”是蒙古语中的“长生天”。这句是说,又见到了呼卑勒罕(蒙古语中的长生天),多少次去寻找春天的梦境,重新回到原来的故土上去了。“石上精魂,生前明月,依稀楚楚蜉蝣”这三句是说,在石头上的佛像上看到了精气的灵魂,看到了从前明月的样子,就像那蜉蝣一样朦胧不清。这是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受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下片六、七两句写愿望:“凭投赠、名香异枣”,“凭投赠”是说希望有人能够把美好的祝福和愿望传递过来;“名香异枣”是说希望人们能够用这些特殊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最后两句是说,只是作为一个天涯流浪的老者,心中不免有许多离愁别绪。

这首词的写法很独特,词人的身世之感、时代之感、历史沧桑之感,都蕴含在这简单的几句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