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斜阳。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
【注释】
一萼红:词牌名。
倚斜阳,倚靠斜阳。
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更谁知、三朝三暮,向黄牛、滩畔数回翔。石峭舟轻,万重山影,晓月苍苍。
黄牛白马,在天际微茫处缓缓前行。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向南延伸至遥远的潇湘之地。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能连续三朝三暮地在那黄牛白马旁飞翔。石岩险峻,船身轻便,远看群山如画,初升的月亮又显得如此苍凉。
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猛回首、巫峰十二,独神女、灵气倍凄怆。一样罗浮翠羽,记载荒唐。
据说那里曾是一个美好的梦境,所有的云彩都在那里飘动,所有的雨水都在那里降临,以至于忙坏了那襄王。他的脸庞被晨霞映照得如朝霞一般灿烂,双眸深邃如秋水般清澈,衣襟上还散发着兰草的清香。猛然间,他猛地回头,只见巫山十二峰矗立眼前,而那位神女,更是灵气弥漫,让人心生凄凉感。那里的罗浮山,曾经记载过一段荒唐的历史。
赏析:
《一萼红·题三峡放舟图》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词。词人通过描绘三峡放舟图上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变迁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全词意境深远,情感饱满,语言简练有力,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上片“倚斜阳。望黄牛白马,天际正微茫。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南去极潇湘。”词人站在斜阳下,远眺着黄牛和白马在天际微茫处行进。疏林古木,寒烟蔓草,向南延伸至遥远的潇湘之地。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长江的壮美景色,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片“见说高唐好梦,尽行云行雨,忙了襄王。脸泛朝霞,眸凝秋水,衣襟又兰芳。”词人得知那是一个美好的梦境,所有的云彩都在那飘动,所有的雨水都在那里降临,以至于忙坏了那襄王。他的脸庞被晨霞映照得如朝霞一般灿烂,双眸深邃如秋水般清澈,衣襟上还散发着兰草的清香。这里,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襄王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忧郁和感慨。
整首词以三峡放舟图为背景,通过对黄牛白马、疏林古木、寒烟蔓草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美景色。同时,词人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历史与现状,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变迁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全词意境深远,情感饱满,语言简练有力,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