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垂尽是江乡。风景似钱唐。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

【注释】

①一丛花:词牌名,又名“西江月”、“一剪梅”。②占城:地名。今广西合浦县。③鳞塍:指田埂、田边。④烧葵煮笋:指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⑤芳绪:美好的景色。⑥薄罗裳:指轻薄的衣裙。⑦绣袄:指华丽的衣裳。⑧幽草:指田野中生长的野草。⑨西江月:词牌名,又名“忆少年”。

【译文】

江乡风光似钱唐,烟波浩淼荡漾碧空,画桥下杨柳垂杨轻摇。田埂边烧着葵菜,水田里煮着嫩笋,处处传来农夫忙碌的声音。

占城早稻欲移秧苗,细雨斜阳游人便想离开。美景让人陶醉,芳草茫茫。天气乍晴又转阴,抛下华美的衣裳,只穿着薄罗裳。

【赏析】

《一丛花·看秧》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下片写农事活动的繁忙和农家妇女的生活情态。全词语言朴实自然而又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农村劳动生活的一个侧面。

上片首句“青山垂尽是江乡”,写景开阔,气势宏大,点出地点是江边的山乡,为后文描写江乡风光打下基础。接着两句“风景似钱唐”,钱塘是古代杭州的美称,这里以钱塘比邻江乡,说明此地山水秀丽,环境宜人,有杭州西湖的韵味。第三句“烟波澹荡摇空碧”写江乡的远景。烟波即雾气弥漫的江水,澹荡指水面宽广,摇空碧则写出了江水在日光映照下波光浮动的迷人景象。第四句“画桥转、一带垂杨”进一步描绘江乡的景物。画桥,即雕饰彩绘的木桥。垂杨是柳树的一种,枝条下垂,随风飘拂,给人以美感。这几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乡风光图,勾勒出了江乡秀美的自然景观。第五句“绣壤鳞塍,烧葵煮豆,处处饷耕忙”写江乡的农田景色。绣壤指田地,鳞塍指田埂,烧葵煮豆指春播时节农民播种、耕作的情景。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事活动,这是典型的田园诗风。第六句“占城早稻欲移秧”,“占城”是地名,今广西合浦县。占城早稻是当地著名的水稻品种。“欲移秧”表明早稻已经成熟,要开始插秧了,暗示着季节已经到了晚夏,正是插秧的好时节。这两句写江乡农民正在忙着种植占城早稻。

下片开头一句“疏雨对斜阳”,写天气变化。雨过天晴,夕阳西下,天空湛蓝无云,景色非常美丽。这一句与上片“烟波澹荡”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第二句“游人便欲将船去”,写江乡的游人正打算乘船离去。这句表现的是江乡人民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也暗示着他们对于农耕生活的满足和自豪。第三句“好芳绪,幽草茫茫”,进一步描绘了江乡的自然景色。这里用“好芳绪”来表达作者对江乡春天的赞美之情,而“幽草茫茫”则写出了一片繁茂的草地。最后一句“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是写江乡女子的生活情态。天气晴朗时,她们会穿上华丽的衣裳,但现在天气转凉,她们只好脱掉华美的衣裳,换上轻薄的罗裳,这是典型的南方女性形象。

整首词语言朴实自然而又生动传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农村劳动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描绘江乡的风景、农事活动、农民生活等场景,展现了江乡人民勤劳淳朴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同时,这首词也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江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巨变的感受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