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祁
诗句翻译: 1. 台城路辛巳六月逭暑城西饮渌庄,新月出水,辄荡小舟薄饮荷花中,裙屐交错,绿香在衣,或弄水搴芳,或当风鼓曲,每至蟾脚西斜,棹舟而回,楼高濒湖,万象在目,呼镫更酌吟兴,益豪东坡黄楼之乐不是过也 - 译文:在城西的饮渌庄消夏。新月刚露出水面,我就划着小船到荷花丛中喝酒。我穿着裙子,戴着鞋子,在荷花中穿梭。我在水中捞花,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到了月色渐暗时,我乘船返回。高楼临湖
【注】孔璋,指祢衡。行矣,离去之意。题襟岁晚,即指离别之年晚。骊歌凄恻,指送别时所唱的凄楚悲切的歌曲。鼓衙斋,指官署。吹落红泥踪迹,谓马蹄踏红泥上的痕迹已消失。郎官戟,指兵器,这里比喻为官之权。黄獐猎罢,指狩猎结束后,豪气消失。谁建平戎策,谁有平定四方的计谋。季子貂裘,指范仲淹《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句中的“季子”和“貂裘”,意指范仲淹自己。羌笛声,泛指边地的笛音。高笋滩边
【注释】 玲珑:精巧而细致。横嵌冰格:镶嵌在玻璃窗上的花纹。屏螺:屏风上画的螺形图案。翠馆:女子居住的楼阁。咫尺:极近的距离。传香消息:传递情意的消息。小鬟:少女的发髻,借指少女。试镫:试马,古代一种骑马比赛。兰扃:用兰草编成的门环。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从黄菊人明府纱词韵的“黄菊”二字生发联想,联想到黄菊在玻璃窗上制成的各种花纹,又联想到屏风上的花纹,进而想到“翠馆”
诗句原文: 池上蘋花破玉钿。庭前蕉叶拓云笺。独无锦字到君边。 金井凉蛩疏似雨,纱橱微月澹于烟。更教愁里换华年。 译文: 池塘上的浮萍花开破掉玉制的首饰,庭院前绿油油的叶子仿佛是书写在云端的纸张。可惜我这边没有书信寄到你的身边。井边的金莺鸣叫声像细雨般稀疏,纱窗下隐约透出一弯淡淡的月光,更增添了我的忧愁,让我在悲伤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赏析: 1. “池上蘋花破玉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能力。 首句“小艇穿香,虚亭受绿”中“香”和“绿”都是指荷花,“穿”是穿过的意思。第二句“半湖空阔”中的“空阔”形容湖面宽阔,水波荡漾。第三句“露洗秋高,盈盈舞风叶”中的“洗”是洗涤、清洗的意思。第四句“还没掩、一痕残月”中“掩”是隐藏的意思。第五句“清绝,凉卷茜云、伫凌波罗袜”中的“凌”是越过的意思。第六句“菱童荡楫”中的“菱童”是指小船上的儿童
【注释】 月苦啼鹃:指杜鹃夜啼,声音凄厉。 堂空去燕:指燕子飞离了曾经栖息的庭院。 素柰横簪:用白花插在发髻上。素柰,即素馨花。 云鬟无限清愁:形容妇女头发如云,眉如山,神情忧郁。 金铃报:指金铃响,暗示有人来。金铃报秋,指秋天来了。 鹦母前头:鹦鹉鸣叫声。 江渚潮深:指江岸上的沙洲涨了水,涨满了潮。 镜槛琴台:镜子和栏杆,是梳妆台。 玉溪底事添惆怅:指玉溪的水声增添了人的忧愁。 锦瑟成讴
【注释】 螺:螺钿,用贝壳、珊瑚等制成的装饰品。 鹧斑:一种花纹。 霓裳:传说中天上乐神所奏的乐曲。 桓伊:晋时人,善弹琴。 遮莫:纵然。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元宵节赏灯观戏的即景之作。上片写赏灯,下片写听曲。全词在结构上采用由远及近、由虚入实的手法展开,从“鹊桥仙”起,到“人间花月”,再到“琼台一梦”,层层深入,把元宵节这一盛大节日的热闹场面描绘出来。 上片首句写元宵佳节,人们欢聚于赏灯游园
【注释】 1. 映水:倒映在水里。赤阑斜:指红色的栏杆,斜靠在水边。 2. 轻槎:小木船。 3. 万荷风定敛朝霞:荷花被风吹得静止了,收敛了早晨天空中的朝霞。 4. 潭影空明亭四面:荷花的影子在清澈的水面上空荡荡地映照,亭子四周的水面也显得明亮而清晰。 5. 凉侵窗纱:微凉的秋风吹进了窗户,窗帘也似乎感受到了这种清凉。 6. 玉宇:天上的宫殿。 7. 濠濮:指濠上和濮水边,泛指池塘边。 8.
【注释】 明霞罩岭:霞光笼罩着山岭。浴日光难定:沐浴在阳光之中,很难平静下来。天鸡:古代传说中的司晨的仙禽。凌波休照影:不要让影子映入水中。唱到晓风残月,今宵事、怕重醒:一直到晓风和残月都消失了,今晚的事情还是不要被打扰。重醒:再次醒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清早起床后所见景色的词作。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抒情,全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开头三句写日出时霞光照耀下的山岭
暗香·梅魂 【注释】 1. 玉笛:古代用玉石制成的管状乐器,多用于宫廷音乐。 2. 唤懒云暗堕:使懒散的云朵也为之暗落,形容玉笛的声音非常美妙。 3. 愁春无力: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疲倦无力。 4. 乍引绿幡:刚刚展开绿色的旗帜。 5. 一枕寒香杳难觅:形容玉笛的声音在梦中回荡,但却难以找到。 6. 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环佩是古代妇女佩戴的饰品,这里代指女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