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穿香,虚亭受绿,半湖空阔。露洗秋高,盈盈舞风叶。鱼天际晓,还未掩、一痕残月。清绝。凉卷茜云、伫凌波罗袜。
菱童荡楫。来去花间,堆盘剥瑶雪。林曦渐射翠幕,露微缺。回首画桥烟水,怕听乱蝉声咽。约采芳重到,休待雨喧时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能力。
首句“小艇穿香,虚亭受绿”中“香”和“绿”都是指荷花,“穿”是穿过的意思。第二句“半湖空阔”中的“空阔”形容湖面宽阔,水波荡漾。第三句“露洗秋高,盈盈舞风叶”中的“洗”是洗涤、清洗的意思。第四句“还没掩、一痕残月”中“掩”是隐藏的意思。第五句“清绝,凉卷茜云、伫凌波罗袜”中的“凌”是越过的意思。第六句“菱童荡楫”中的“菱童”是指小船上的儿童,“荡楫”是划船的意思。第七句“林曦渐射翠幕,露微缺”中的“射”是照射,“翠幕”是指绿色帷幕。第八句“约采芳重到,休待雨喧时节”中的“芳”指荷花,“采芳”是采摘荷花的意思。第九句“怕听乱蝉声咽”中的“咽”是声音低沉、沙哑的样子。第十句“约采芳重到,休待雨喧时节”中有“约”的意思是邀约、邀请的意思,“喧”是吵闹的声音。最后一句“约采芳重到,休待雨喧时节”中的“芳”指荷花。
全诗描绘了一个清晨,作者邀友人去观赏荷花的美丽景色,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荷花的清雅、美丽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
译文:
小舟穿过荷花,亭子沐浴着荷花。湖面开阔无垠。晨霜洗过秋高气爽的天空,荷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天边鱼群游动,但还未被月亮遮挡。荷花清香扑鼻,清凉的气息随风席卷,让人忍不住想踏着莲花走过罗袜桥。
小船在荷花之间穿行,来去于花间。荷花堆积在盘里,就像堆满了白玉雪糕。树林里的阳光斜射进来,露出一片翠绿的帷幕,露珠还挂在树叶上。回首望去,看到远处画桥下清澈的水面上飘着烟雾,害怕听到乱蝉鸣叫的声音哽咽。约定了再次来到此地,不要等到雨声喧哗的时节。
赏析:
此词写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夏秋之际。钱珊舟当时任太常寺主簿兼权直学士院,词人以词友的身份邀请他一起赏荷,两人乘小舟游览三潭观荷,并写下了这首《惜红衣》。
上阕开头四句描写的是作者邀友游观荷花的情景。“小艇穿香”,点出“游观”。“虚亭受绿”,“虚”是通假字,通“倚”,倚靠着亭子沐浴在荷花的清香之中;而“绿”字则写出了亭子的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荷叶。“半湖空阔”,既写出了湖面的开阔,也暗示了荷花的繁多。“露洗秋高,盈盈舞风叶”,既写出了秋日清晨露水洗涤过的清新空气,也写出了风吹荷叶的婆娑姿态。
下阕写游观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其中又以荷花为焦点。“鱼天际晓,还未掩一痕残月”,既写了游观过程中见到的景致,又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清绝”“凉卷茜云”,既写出了荷花的清香之美,更写出了游观过程中的清爽感受。“伫凌波罗袜”,既写出了荷花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全词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写了游观荷花的全过程,不仅写出了荷花的清雅之态,更写出了游者的心情感受,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