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解析】 “临水柴门槐影护”一句,写诗人的居处。临水而建的草堂,门前种着几棵槐树,它们的影子在水面上晃动,仿佛是护卫着诗人的家似的。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居处环境幽静、雅洁。 “篱落带斜阳,一架蔷薇,习习香风度”一句,写诗人欣赏蔷薇的情景。篱笆旁生长着一排蔷薇,蔷薇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这句诗中,“篱”、“落”、“架”、“蔷薇”都是名词,而“带”、“度”都是动词,而且连用,使全句读上去节奏感很强。
【解析】 “烧残”,烧剩的鱼片。“妆”,化妆。“蛮笺”:一种质地粗厚的丝织品,用来书写文字,故也称“细笔”。“催晓课”:催促早晨的学习。“蝶须”,蝴蝶的触须。“玉燕钗梁花刺堕”,指花饰从头上掉下来,形容春天来临的景象。“香泥小步苔痕破”,指春雨滋润着泥土。“报道春归眉暗锁”,指春光已经来临。“绣窗儿女太憨生”,指孩子们太幼稚、天真。“手弄樱桃红数颗”,指孩子们在玩弄樱桃。 【答案】 译文:
诗词原文: 莺声曲岸轻阴乍。春水涨城南台榭。谁家高结秋千声架。人在卖花帘下。 踏青鞋、旧游重话。记挟弹、芳原试马。杏花小雨西村社。放了东风宽假。 翻译: 初春时节,莺歌婉转,河岸上的柳树随风轻摇,春水上涨,城外的楼台亭阁被春色淹没。谁家在高高的秋千架上挂上了彩绳?人们纷纷从卖花的帘子下走过。 踏青时,旧时的足迹再次浮现在眼前,带着回忆和感慨。记得当年,我曾在这片田野上骑马射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解析】 1.晓鸡:指早晨报晓的鸡。“满载离愁听晓鸡”是说作者听到报晓的鸡声,心中充满离别之情,所以用“满载”来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时离别之情的感受。 2.“魂欲断,路还迷。山深恼煞鹧鸪啼。”三句是写词人因春雨而感到心烦意乱、神志恍惚。 3.“镜中珍重朱颜好,指日帆悬楚水西。”两句是写词人对自己容貌的珍视和对未来归途的憧憬。 【赏析】
庭院深深闺情 人远雕栊闲屈戍,芙蓉影瘦三秋。春来懒整玉搔头。山桃开尽,何处滞兰舟。 注释:庭院深长,人已远去,雕花的窗槛空荡荡地倚着门框,守卫的营寨也显得有些空闲。荷花的倩影已经消瘦,如同经历了三个漫长的秋天一样。春天来了,懒得整理玉簪子。山桃花已经开得差不多了,可我的兰舟还停在哪里呢?紫燕不知道我内心的恐惧,它在飞翔时碰响了帘钩。楝花飘起,风声入耳,仿佛进入了梳妆楼中。责怪郎君薄情
解析: 诗句翻译: 1. 啼莺恰恰到窗纱:描述莺鸟鸣叫的声音,恰好落在窗户的纱上。 - 注释:啼莺 - 指黄莺。 - 注释:恰恰到 - 正好到达。 - 注释:窗纱 - 窗帘或窗子上的纱。 2. 几缕晓烟斜:描述一缕晨雾从窗外斜斜地飘进房间。 - 注释:晓烟 - 清晨的烟。 - 注释:斜 - 方向倾斜。 3. 此日春城,汉宫传蜡,散入五侯家:形容春天的繁华景象
【注释】 《浪淘沙·闺词》:写一位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抒发了思妇独居空房,孤苦无依的痛苦情怀。 日影:太阳光;纱:窗户上的帘子。 昼静藏鸦:白天安静地隐藏在屋檐下的乌鸦;谨:谨慎,小心;护:保护。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风送来阵阵花香;谨:谨慎地。 珠箔:珠串帘子;深:深垂,悬挂得很高;绮户:雕花的门窗,这里指女子的闺房。 娇小:娇嫩可爱;鬓云斜:鬓发微微偏斜;暗度韶华
金凤钩燕来 忽然听见燕子的叫声,它飞向了哪里。它在树底低语着。一春天的消息,我对你的情意很深,你却没有如期归来。 自怜每被多情误 我常常被多情所伤。 频劝取、不须飞去 请你不要再飞走了。 絮泥衔得为谁辛苦 你衔来的柳絮,为谁而感到辛苦呢? 空傍人家门户 只空落在别人的家门口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梁清标的《探春令·闺情用晏叔原韵》,全诗如下: 琐窗黄鸟,傍人啼逗,恹恹天气。送离愁、一寸柔肠里。偏不分、鹦哥睡。 画阑风雨催花坠。欹枕非关醉。算春光九十,匆匆过了,多少闺中泪。 接下来为您赏析这首诗: 此诗以黄鸟和鹦哥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怀和对离别之愁的无奈。诗中的“黄鸟”和“鹦哥”都与春天有关,黄鸟在窗前啼叫,而鹦哥则在梦中沉睡
【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 小雨才收:刚刚停过小的阵雨。 平沙细草,绿满西畴:平缓的沙地和细嫩的野草,都绿得无边无际了。 柳眼青归,桃腮红晕,人倚高楼:柳枝儿刚吐过新芽,柳树的眼睛就又青了;桃花儿脸儿也红晕着,人们倚着高楼。 家家绣幕帘钩:家家户户的绣花的门帘都被卷起。 游子:在外作客的人。 【赏析】 《春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词人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早春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