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注释】 杂诗:五言古诗的一种体裁。为复园作:给复园写的诗。其三:这是第三首。甲申:天干地支中的“甲”和“申”。这里指天干的甲和申。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弟弟家玉桥西,哥哥家玉桥东的描写。从相离一里多,到两处人家的房舍、竹林等都写得很细致。最后两句,写出了燕子出巢时鸣声嘹亮的景象。 绿阴:浓密的树叶,形容树木茂盛。野屋:简陋的房屋。杂(zá):杂乱,这里指杂合。诗为复园作:写给复园的诗
【注释】: 甲申:指农历四月。 披衣:起床穿好衣服,表示起床。 反覆读:反复阅读。 字势清且遒:笔迹清秀挺拔。 公:对人的尊称。 三月馀:三个月了。 着书:写文章或做学问。 行年过六十:年龄已满六十岁。 为学:做学问。 恐:恐怕。 天性高:天生聪明才智高超。 要知内无欲:要知道内心没有私欲。 莫春:初春时节的二月、三月。 长:生长旺盛。 江上屋:长江上的房屋。 【赏析】:
【注释】 绿阴野屋:指山中房屋。杂诗为复园作:是说在山中建了一所小园,写此诗以作纪念。其六:这是第六首。甲申:即天启元年(1621年)。 山中无早暮,鸟啼春昼长。 山里没有早晚之分,鸟儿啼叫春天昼长。 却行野田上,翠毯铺新秧。 又走到田野上,一片青草如绿色地毯铺展着新秧。 习此眠食间,愧彼耕种忙。 习惯了在睡觉吃饭间度过时日,惭愧他们辛勤耕种。 有田不归去,旧宅今已荒。 有的田地不能回去耕种了
【注释】 绿阴:指树木茂密的树荫。野屋:指乡村的草房。杂诗:指《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诗句,原为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这里指代美好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复园:指重新建造的花园。 其五:这是组诗的第五首。 南溪若操琴,北溪若鸣环。 南溪水清澈如琴音般悦耳,北溪水潺潺如环声悠扬。 恋此门前流,宛转不出山。 我依恋这门前的水流,它曲折地从山涧中流出。
【注释】 正月二十四日得愚谷先生武昌书感赋即寄其一:诗的序文写于甲申,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这首诗是诗人收到朋友从武昌写的书信后有感而作。 荒江风雪中,千里一书至。 在荒凉的江河之上,风雪交加,远方送来了书信。 拜展双鱼缄,读罢心欲醉。 打开书信,拜读完毕,心中欢喜得像喝醉了酒一样。 知我亟相思,告我度岁事。 知道你十分挂念我,让我告诉你今年的事情。 贫居无奢望,作计亦良易。
【注释】 矜矜:自谦。清芬被一乡:指先祖的品德和声望传遍了家乡。沦逝,沉沦。六载:六年。潜德,隐德,不露声色地做好事。欲水知言士,贞石表幽光:像泉水一样清澈的人心才能识别贤才,像石头一样坚定的人才能显现出高尚的品格。付托,托付,委任。苟非人,不是合适的人选。私言,私下里的话。长,久。畜,养。学为古文章:以古代的文章作为学习的典范。况与先子好,往来田氏堂:我和你两家都有节操的母亲(指母亲节操高洁
【注释】 甲申: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修竹巅:指高耸入云的修竹。 清韵动高馆:指风声悠扬,动人心魄。 开门忽无声:指突然听到一阵风吹过,使寂静的夜晚显得更加寂静。 倾耳听已远:指风声已经传得很远。 冻云止不流:指冻云停止了流动。 积雪皓在眼:指雪花落在眼睛上,显得明亮洁白。 独见古人心:指独自欣赏古人的心性。 空山清气满:指山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赏析: “寒夜作”三句为第一部分
诗句释义 1. 号虫咽残灯 - 描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虫鸣声似乎在哽咽着,将昏暗的灯光也吞噬得几乎无影无踪。 - 关键词注释:号虫:指蟋蟀之类的昆虫在夜晚鸣叫。咽残灯:形容声音之细微,如同灯火被虫鸣所吞没。 2. 褰帷月在栋 - 描述:拉开帘子望向外面的月亮,它依然高悬在屋梁之间。 - 关键词注释:褰帷:拉开或提起窗帘的动作。月在栋:形容月亮依旧挂在屋梁上,尽管夜色已深。 3.
秋风落遥野,斜日下燕台。 这是我忆家的日子,送君归去来。 君言有老母,念子心内摧。 富贵安足道,尸饔良可怀。 馀亦愧行役,为君赋南陔。 注释: 秋风:秋天的风。 斜日:太阳偏西,天色将晚。 燕台:指古代的宫门或城门。这里指湖南长沙的湘江边。 是我忆家日:因为我在思念家乡的日子。 君:你,指丁花农孝廉。 归去来:回家。 念子:想念儿子。 摧:悲痛欲绝。 安足道:哪里值得一说。 尸饔
【诗句释义】: 迢迢白塔寺,秋气横苍烟。 中有故乡人,潜灵几何年。 生饮蕲阳水,死葬燕山阡。 去家日以远,邱垄日以迁。 上为酸枣林,下为枯麦田。 万鬼同一庐,幽魂逼饥寒。 今也汝谁后,昔也汝谁先。 贞石既漫灭,遗迹何茫然。 当时营圹人,今亦姓字湮。 忝为同里亲,见此心内酸。 聊将一豚酒,敬念桑梓缘。 【译文】: 远远望去的白塔寺,秋风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寺中住着一个故乡的人,他在寺中住了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