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注】①“子”:指我。②“何所思”:《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后以“何所思”指安贫乐道。③“异乡感”:离家在外的感触。④“千岁期”:《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边,殆已!”意谓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故说“怀千岁期”。⑤“大隐”:《老子》:“大隐隐于朝市。”⑥“折其中”:谓读易(《周易》)得其中正。《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而问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号青莲)在甲申年(1644年)雨夜访问友人蔡清夫寓斋,畅谈达旦后所作。其四为第四首,诗中通过比喻和议论来表达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然本性的向往。 逐句释义及注释: 士如在闺女,官如治家妇。 注释:“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或官员。“闺女”指年轻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年轻的官员。“官如治家妇”比喻官员如同管理家务的妻子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判断力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友人石作吏武宁时,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以送别为缘起,借咏史讽今,表达了对当时官场腐败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首联“作吏如作牧,闻诸夫子云”,意思是说,当官就像管理牧场一样,我听到先生这样说过。这句开门见山,表明了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在封建时代,官员与地方长官都是牧民之官,因此用“牧”来比喻。同时,这又暗合了“作牧牧人”的典故。 颔联“鞭策谁不施,要使牛羊驯”
注释: 1. 南山一片云,五色聚日旁。 - “南山一片云”指的是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 “五色聚日旁”表示太阳周围有五彩缤纷的云彩。 2. 金枝与玉叶,粲若鸾凤翔。 - “金枝”和“玉叶”都是比喻高贵、美丽的事物。 - “粲若鸾凤翔”形容这些事物美丽得就像鸾鸟和凤凰那样飞翔。 3. 偶被天风吹,吹飞庐山阳。 - “偶被天风吹”表示偶然被天上的风吹动。 -
吾邑隐君子,独爱徐岭松。 注释:我们这个县城里的隐士,最爱的是徐岭上的松树。 诗书自怡悦,处困如不穷。 注释:读诗书能让我内心感到愉悦,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感到绝望。 家无一日粮,盎若春在胸。 注释:我家虽然没有一粒粮食,但我的胸怀就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 尔能从之游,奉养无初终。 注释:如果你愿意跟随我,我可以一直奉养你,直到你不再需要我的照顾。 尊师匪为名,独得正学宗。 注释
送家韵石出宰武宁,其三(甲申)洪州风月窝,遗俗淳且美。 云中五老人,泼眼青如洗。 官贤日多暇,游豫民亦喜。 爱山如爱民,还足资治理。 人归风中弦,吏汲堂下水。 侧闻陶彭泽,种秫有遐轨。 时复饮醇醪,和神洽百里。 倘寄庐山篇,相思终无已。 注释: 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风月窝:风景优美的地方。遗俗:遗留下来的风俗。淳:纯朴。美:美好。云中五老人:指仙人。泼眼:形容颜色鲜艳夺目。青如洗
【注释】 疏食:粗糙的饭食。 缊袍:粗麻布衣。 常恐:常常担心。 区区私:微小的私欲,指个人的欲望。 安施:如何实施。 【赏析】 《甲申(公元1644年)冬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 其三》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统治者不恤民情的愤懑情绪。 开头两句“疏食且不饱,苦念他人饥”,诗人以自己的饮食之不足来衬托他人的饥饿,表现了诗人的仁爱之心。 中间两句“缊袍且不暖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甲申年(1554)的秋天,一位孝子在听乌(即乌鸦)鸣叫声时,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感慨万千。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冷月堕纸云模糊 - 诗句:"冷月堕纸云模糊":描述了月光透过薄薄的纸张,投射在树梢上,使得周围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 - 注释:"冷月"指的是月亮寒冷清冷;"堕纸云"则是指月光穿过纸页和云层。 - 赏析
范进士今雨谒选入都,余于友人席间见之,听其言知其非常人也。明日,枉过出纸索诗,辄赋一篇送之作宰(甲申)。 【注释】:今雨:指范进士。谒选:参加选拔考试,进入仕途。入都:进京。余:我。友人席间:朋友设的酒席上。听其言:听他说话。知非常人:知道他不同寻常。明旦:明天早晨。枉过:拜访。出纸索诗:索取我的诗歌。辄:就。作宰:出任官职。 【赏析】:本诗是诗人在宴会上听到范进士的一番话后,为他写的送别诗
诗句 1 先生家世住钱塘,忠孝遥传武肃王。 - “先生”指钱璞斋,一个以画功闻名的画家。“家世”表明他的出身。 - “忠孝”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孝顺的品质。“遥传”表示这些品质通过他的作品代代相传。 2. 千载华封沈铁券,廿年薄宦滞潇湘。 - “华封”指的是封藏于土中的玉玺,象征着国家的荣耀。“沈铁券”可能是指被埋藏在地下的铁券,代表了忠诚。 - “廿年”指的是二十年的官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