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秋夜独坐》。下面将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诗句释义: 1.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骑着两三匹马,向南越过山脉而去) - “骎骎”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二三骑”表示有两三个人骑马。 - “南并横山去”表明他们向南穿越山岭。 2.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当山走完了,远处才出现河流,终于看见了滍阳的树木) - “山穷远川出”指的是山峦走到尽头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颍上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涩。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 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 【注释】: 1. 披榛(pī zhēn)--扫除草木,指清除道路障碍。榛,一种灌木。这里指清除杂草。 2. 大堤,指颍河两岸的长堤。 3. 何嶪岌(jí jí),形容地势高峻险阻。嶪,高大的样子;岌,危峻的样子。 4. 野气忍雪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全诗如下: 初阳夺残凛,和气不待春。 况兹华月白,光彩清路尘。 整我巾与屦,迢遥步城闉。 仰观众星色,收芒避孤轮。 虚无一境间,岂复知吾身。 嗟哉御风者,有待奚足珍。 诗句注释: 1. 初阳夺残凛:初阳的阳光夺走了残余的寒冷。 2. 和气不待春:春风还未到来,和煦的气息已经出现。 3. 况兹华月白:更何况这明亮的月亮如此洁白。 4. 光彩清路尘
苍苍首山颠,偃蹇老松亚。 清露落其实,翠鬣幽石罅。 【注释】首山:指华山,在今陕西。偃蹇:挺立的样子。亚:次。清露:早晨的露水。“翠鬣”句:形容老松枝上的嫩绿的枝叶像长着锐利的角一样直挺而有力。【赏析】此诗首联点明题旨,颔联描绘老松苍劲雄浑的姿态。颈联写故人情重,移栽老松。尾联赞颂老松傲然不屈的精神。全诗用典贴切,比喻新颖,形象生动,意境高远。 答曼叔惠小松之什(其一) 苍苍首山颠,偃蹇老松亚。
东风雪飞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 想君此时驻征骑,题诗折花思悠哉。 缄封千里到此地,桃杏芳意都未回。 岭头奇艳忽照眼,不待驿使传枝来。 清香满把愧佳赠,欲赋岂敢空衔杯。 译文: 春风中雪花飘洒,越过清淮如飞。淮边的野梅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想象你此刻正在驻足,手持笔墨,吟咏着梅花,思绪无限深远。我为你准备了密封的书信,千里迢迢送到你所在的这个地方。然而桃花和杏花的芬芳,还未来得及传递到我这里。
【注释】 和:应和,应答。赋:写诗。断蓬:飘泊的蓬草,这里指作者自己。见别:别离。颍上:在河南,是宋文帝刘义隆的旧地,也是诗人的故乡。 【赏析】 《和曼叔赋断蓬见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时年45岁。当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与同僚好友曼叔(名无逸)分别。曼叔赋诗相赠,东坡酬以绝句。全诗借景抒情,托物寄怀,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
【注】《潩水》:水名,在今陕西。 微阳动泉脉,远水来涣涣:微阳,指夕阳的余晖.涣涣,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斜日著底明,轻冰随处断:着底明,着地明亮的意思.轻冰,即薄冰,随处断,到处都断开、消融. 清函竹阴碎,绿与波纹乱:清函,指清澈的水潭.竹阴,指树荫,也指竹林.碎,形容竹叶纷纷落.绿与波纹乱,指水面上绿色的倒影和水波纹搅在一起,乱了方寸.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注释: 1. 诗句:"囷廪无盖藏,何以活鳏𡞦" - 注释:粮仓没有盖子来保护,我们该如何养活那些鳏寡孤独的人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切,粮食仓库没有盖子,无法储存粮食,使得人们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鳏寡孤独的人们因为没有食物而生活困苦,这是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现实问题。 2. 诗句:"我曾不足恤,方以口腹营" -
【注释】雪中招象之:象,即大象。象,指代人。 愁云合无迹,密雪集冬仲。 愁云:乌云;无迹:没有踪迹。 密雪:大雪。 “冬仲”:冬天的中间,指小雪或大雪。 狂翻寒空来,微泛与风弄。 狂:猛烈。 泛:浮。 风弄:风吹动。 打窗惊暮急,压竹爱宵重。 打窗:打窗户(门)。 惊:惊扰。 “压竹”:压着竹子。 “宵重”:夜深。 明缸照狭室,帘押寂不动。 明缸:明亮的玻璃瓶。 押(qiǎ):紧束。 帘押
【注释】 朝发灵树:早晨从灵树动身出发。灵树,地名。东:指东南方向。旷野阴气积:辽阔的田野上,阴气积聚。 驱马入草间:策马进入草丛。左右号鹳鹢(è):左右两边叫唤着飞鹳和鹢鸟。鹳,一种水禽,古代认为是吉祥物。鹢,一种水鸟。这里借比喻贤能之士。 重云黕玄幕:浓密的乌云像一层黑色的帷幕笼罩在天空。黕,黑色。 孤月隐白壁:孤零零的月亮隐藏在白色的山壁上。 欹危涉涂淖:侧身而行,越过泥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