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秉玑
【注释】 1. 瘦蝶:指蝴蝶。 2. 怕到:担心,害怕。 3. 苔凉处:指苔藓覆盖的阴冷潮湿的地方。 4. 双双:成双成对。 5. 弄愁:使忧愁更加深重,引申为折磨人。 6. 剩粉零香:指残存的花落瓣和凋零的花瓣。 7. 自惜:自己爱惜。 8. 留仙裙:指仙女的裙子,此处指蝴蝶的翅膀。 9. 忍看今日态:不忍心看现在的状态。 10. 馀此怨:留下这些怨恨。 11. 共谁诉:与谁说? 12.
【诗句注释】 1. 犹记春时节:还记忆着春天的时光。 2. 正江南:正当江南之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南方地区。 3. 落花如画:落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4. 谢家庭院:指谢家庭院,可能是作者曾经居住或游览的地方。 5. 一桁雕梁栖歇:一根横梁上雕刻的花纹中,燕子停歇栖息。 6. 喜春社、当时曾结:在春天的社日里,当时曾与友人结社庆祝。 7. 转眼年光先已去:转眼之间,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8.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堪叹江干柳树, —— 可叹的是江边垂柳。 - 青眼阅人无数, —— 以一双明亮的眼睛看遍了无数的人。 - 何事太轻狂, —— 为何如此轻佻狂妄? - 镇日因风飞絮, —— 整天随风飘散的柳絮。 - 飞絮。 —— 柳絮。 - 莫入砚池沾污。 —— 不要落在砚台里弄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解析】 “烽火逼人离境”的意思是:边境上的战火逼得人不能安居。“潮汐度人凭信”是说渡口的潮水涨落不定,行人依靠船票作为凭证。“人复羁栖无定”的意思是:人又被拘留,无法定地居住。“无定。无定”。隔断雁行难并”意思是:雁群被隔断,再也不能一起飞了。这三句都是描写作者对伯唐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出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伯唐的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一:烽火逼我离境,潮汐度我凭信,人又羁栖无定。 译文
【注释】 买陂塘:在池塘边筑造一个水坝。陂,池塘。 轻桡:小船。桡,桨。 凉翠:清凉的绿色。 载将:装载。 明月同去:和月亮一起回去。 红闺梦:指女子闺中之梦,这里泛指梦境。 弥弥万顷:茫茫无际。 架树为巢,结芦作屋,只有老渔住:指在荷塘边搭起简易的窝棚,居住在那里,过着清静的生活。架,横搭;芦,芦苇;屋,窝棚。 看花意:欣赏荷花之意。 安得与花常聚:怎么能够常常与花相聚。 芳情领略
【注释】 绿意山中观绿阴:在山林的绿阴中观赏。 调从玉田之名律:指词调来自《玉田词》。 遵石帚:遵循《石帚词》。 凭高望极:凭倚高处远望。 讶(yà):惊讶。 黯黯:阴暗的样子。 岚光:山间的云雾。 东风葬了飞花后:东风已将飘落的花埋葬了。 残香:凋零的花所余留的香气。 夕阳:日落时分的景色。 孤红:独自开放的红花,此处借指落花。 何曾罨断天涯路:怎会阻挡住通向远方的道路。罨断:阻隔,遮挡。
【注释】 绮罗香:词牌名。黄叶:秋末冬初的景色,常指深秋季节。几处人家,数间僧寺,记得看花曾到。一棹江南,漂泊不如归好。看疏林、挨过斜阳,偏搀和、天涯衰草。怎西风、帘卷佳人,病容消瘦比秋早。 阴阴梅子熟后,雨雨风风凄紧,春光催老。零落东篱,满地残英难扫。最愁是、踏碎征尘,又还怕、冷枫相笑。任题诗、不写相思,寸红流共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伤时感怀的抒情小令,抒发了作者在漂泊途中
【注释】 ①帘外:屋外。绿阴:浓密的树荫,指庭院里树木葱茏茂盛。 ②帘里春慵:屋内也像春天一样,懒洋洋的。 ③风风雨雨:形容春光明媚,气候温暖,草木繁茂;也比喻事物盛极而衰,迅速消逝。梦魂中:在梦中。 ④睡起:醒来。一晌(shǎng):一会儿。惺忪(xīng sōng),迷糊的样子。 ⑤去也怎匆匆:你去了,怎么这样匆匆?又怎:怎么。去:离去。怎:如何。 ⑥何处:何处能见。重逢:重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词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进行分析。 “莫讶红襟,此日重逢,相看已非”:不要惊讶我的红衣衫,今天重逢,已经认不出是谁了。 “笑主人帘箔,换来银蒜,旧家门巷,褪了乌衣”:笑着把主人的帘箔换掉,银蒜似的花蕊,褪去了乌色的衣服。 “柳絮池塘,梨花院落,飞入丛中影欲迷”:柳絮飘落在池塘里,洁白如雪的梨花落在院子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鹊桥仙 · 七夕”,然后分析诗题,这是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的词,上片写牛郎织女每年的相见,下片写他们一年一度短暂的相聚又很快分别,最后抒发对天上的王母娘娘的不满。 【答案】 译文:罗衣锦制,银河为镜,风姿依旧像当年一样。每年见到明月都是弯钩月,已经勾起了百年的离思。每年分离一年,每年相见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