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望极。讶满天黯黯,如幄深密。四面遮阑,不是浓云,岚光万里都湿。东风葬了飞花后,又那有、残香收拾。剩夕阳、一点孤红,化作乱山重叠。
犹记寻芳到此,好春正冶艳,游逐蝴蝶。一径穿来,如雨如烟,罨断天涯行客。何曾罨断天涯路,莫说起、落红凄绝。怕再来、连叶飘零,更是可怜时节。

【注释】

绿意山中观绿阴:在山林的绿阴中观赏。

调从玉田之名律:指词调来自《玉田词》。

遵石帚:遵循《石帚词》。

凭高望极:凭倚高处远望。

讶(yà):惊讶。

黯黯:阴暗的样子。

岚光:山间的云雾。

东风葬了飞花后:东风已将飘落的花埋葬了。

残香:凋零的花所余留的香气。

夕阳:日落时分的景色。

孤红:独自开放的红花,此处借指落花。

何曾罨断天涯路:怎会阻挡住通向远方的道路。罨断:阻隔,遮挡。

落红凄绝:落红,落叶。这里指落花。凄绝,凄凉至极。

怕再来、连叶飘零:恐怕再来时连树叶也会飘零,指春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暮秋景色的作品,通过描写暮秋景象来抒发诗人对美好青春流逝的感伤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上片开头三句“绿意山中观绿阴作,调从玉田之名律,则乃遵石帚”,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在绿色的山中观看绿色树木的景象,词人以《玉田词》为词调,并遵循着《石帚词》的风格。

过片三句“凭高望极。讶满天黯黯,如幄深密。四面遮阑,不是浓云,岚光万里都湿”,描写了词人登上高处远望所见之景。他惊奇地发现天上一片昏暗,像帷幔一样浓密而深邃。四周被云雾遮蔽,不是浓密的云彩,而是远处的山峰反射出的光芒使大地湿润。

下片首二句“东风葬了飞花后,又那有、残香收拾”,是说东风已经吹走了飘落的花瓣,哪里还能再收集那些凋零的花瓣呢?这里的“葬”字和“又那有”两个反问句,表现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下片末两句“剩夕阳、一点孤红,化作乱山重叠”,是说只剩下夕阳中的一抹红色如同一朵孤独的鲜花。这朵鲜花最终化作了满山的乱石,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逝去。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青春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哀叹,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和寄托情怀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