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敦复
【注释】 斜阳:夕阳西下。伤心碧:令人伤心的青翠碧色(碧,指荷叶)。美人名士:指有才学的男子。红板桥、青溪渡:皆在苏州附近。珠帘:指女子的首饰。江湖:代指仕途。倦矣:已经厌倦了。吟魂:指诗情。白杨萧槭:形容寒风萧瑟。夜深:深夜。双鬟:指美女。旗亭:酒馆。谁:谁画壁,指画家。菜种瓢儿:指诗人。钟沈萧寺:指寺庙。离愁漫寄:将满腔的离愁寄托在诗歌中。沅草湘花:指诗人的家乡湖南的花草。蒋山
【诗词】 玉漏迟 · 二首 瘦蛾描不尽。黄昏去也,画帘低晕。已是团圞,忍撇半边清韵。几度青天碧海,早换了、姮娥霜鬓。银汉隐。沈沈漏点,烛花初烬。 问他十五华年,只几日恹恹,便成消损。一角红墙,剩有独眠人恨。怜取纤纤旧样,怕又负、琼楼芳讯。圆未近。待教玉容重认。 【注释】 (1)“玉漏迟”原为词牌名,此词是其双调六十字的小令形式,上片四句,下片八句。 (2)“消瘦”:形容身材苗条而面容憔悴
【注释】: 黄昏不怕愁难到。江湖可怜人老。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分携草草。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黄昏之时,不怕忧愁的侵袭,因为此时是“天涯”之秋、“江湖”之冬。 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相思又早。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待擘吟笺,远山添画稿——在寂寞的客居之中,没有完成自己的抱负。 【赏析】:
【注释】 瑶波:指水波。湘妃怨: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死于湘江,传说她们在湘江边哭泣,眼泪洒在竹丛中,化为了斑竹。洞箫声起:吹奏洞箫的声音起于美人洞。霜籁泠泠:形容洞箫声清冽如霜。烟痕渺渺:形容烟雾缭绕,山峦隐没在烟雾之中。幽怀漫寄:寄托着深深的幽思。微云:低垂的云彩。袖双扶翠:衣袖里夹着绿色的柳条。惨绿:深绿色。丝缕:指柳条的细长柔软。金缕画船:用金色丝线装饰的画船上停泊着。红烛填词
【注释】: 杏梁燕去芳巢冷:指春光逝去,燕子飞走了。 佳人即今何在:指如今美人已经不在了。 草没朱门:形容荒凉破败的样子。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风雨绿纱窗坏:风雨交加,使窗户上的绿色纱帘破损了。 繁华易改:指繁华景象很快就消失了。 万花如海:形容花朵众多,像大海一般。 漫与云齐:指与云彩平起平坐。 迢迢西北暮愁外:形容思念之情远远地延伸到西北的边远之地。 流粉水:指落花飘落在水面上。
【注释】 薶(èi):同“翡”,一种鸟名。玉春:指春天的景色。丽:美丽。冉冉:慢慢地。两无情:指红颜和黄土都没有情感。抟(tuán)合了前生:把前生的缘分结合了。莲花世界:佛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成佛道。这里比喻佛的世界。杨花性:比喻女子轻盈飘忽不定的性格。飘泊:漂泊无定。愁桃梗(ji ng): 形容思念之情。来生还有忆云时,即来世还会记念此情,不分离:双鸳鸯瓦,即双鸳鸯瓦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荒湾野水”,指荒凉的江湾、野外的河水。“无情”是说这江湾、野外的河水没有一点情感。“客泪青衫湿”,指诗人因感伤而流泪,泪水沾湿了青衫(古代衣服的一种,用青色布料制成)。“断肠我有意中人”,即意中人,指自己心上的人;“断肠”,形容极度悲痛伤心的样子
锦笺题字远。佳人别矣,泪花风剪。 玉漏迟·二首 【注释】: 锦笺:精美的纸。 题字:在纸上写下字。 远:远离了。 佳人:指女子。 别:离别。 泪花风剪:泪水如花被风吹落。 瘦烛啼红,可有绮怀消遣。 瘦烛:形容蜡烛很细小。 绮怀:美丽的心思。 可有:是否有。 绮怀:美好的心思。 消遣:娱乐。 芳事:美好的事情。 江南又阻,怅天末、一绳凉雁。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方。 又阻:再次阻挡。 怅:遗憾。
诗句: 翠生生地兰魂悄。骚意留芳草。 译文: 春天的兰花静静地散发着清香,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忧郁的情绪。春天虽然带来了生机,但是也让疾病和寒冷侵袭了身体。可惜那些佳人,总是要穿上华丽的罗衣,即使这样,也无法抵御病痛的折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美人病弱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兰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美人因病弱而感到的痛苦和无助
虞美人·春寒恻恻浑难定兰愁拥髻可怜他,天涯芳草不能歌。一枝清瘦棠梨影,小院沈沈静。柔魂能彀再销么,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 虞美人·春寒恻恻浑难定 春寒恻恻浑难定,有个春人病。兰愁拥髻可怜他,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 一枝清瘦棠梨影,小院沈沈静。柔魂能彀再销么,行到悄无声处落花多。 1. 诗句解析: - 诗句一:春寒恻恻浑难定,有个春人病。 - 关键词:春寒、恻恻、浑难定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