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不怕愁难到。江湖可怜人老。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分携草草。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
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相思又早。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待擘吟笺,远山添画稿。
【注释】:
黄昏不怕愁难到。江湖可怜人老。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分携草草。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黄昏之时,不怕忧愁的侵袭,因为此时是“天涯”之秋、“江湖”之冬。
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相思又早。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待擘吟笺,远山添画稿——在寂寞的客居之中,没有完成自己的抱负。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辛稼轩任京口镇抚司都统制,正在江南前线抗金。此作写其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豪迈情怀。
上片写自己虽已身经百战,但仍未能建功立业。
起句说,即使到了“天涯秋晚”、“江湖冬寒”之时,也不怕愁苦袭来;“怕”,反语,表明自己对愁绪早已习以为常。接着写自己虽有雄心壮志,但却未能实现,只是“消磨”于客中。“消磨”二字,既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又表达了他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悲愤。
过片承上启下,由写自己不能建功立业而转入写对方。“灯前频看剑”,说明作者时刻不忘为国立功,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报效国家。然而,十年来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失望。
“四海谁怜”,意思是说,天下还有谁同情我的遭遇呢?“怜”字,既表明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又表明了他对朝廷的失望。
下片写自己对敌人的仇恨以及对未来胜利的期待。
“相思又早”,意思是说,我早就想念你了。“相思”,既是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又是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意。“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意思是说,我想象着你正在思念着我,你的心就像被冻裂了的纸阁一样冰冷,而你的手却依然握着一枝盛开的玉梅花,等待着我回来。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意。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未来胜利的期待。“待擘”二字,既表现出诗人对未来胜利的期待,又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困境的不满。而“远山添画稿”,则是诗人对胜利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胜利的期待,又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困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