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印梅
点绛唇·寄江南信,口占 注释:云水迢迢,人行书怀千重意。个中心事,难托宾鸿寄。骨肉相关,情况应能会。常须记。有人萦系,只乞平安字。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云水缭绕,人们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忧虑。下片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牵挂和思念,希望能够听到家人的消息,得到他们的安全和幸福。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玉楼春》是一首描写秋天宴会的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而美丽的图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画堂日日开秋宴”: - 画堂:指华丽的厅堂。 - 秋宴:秋季举行的宴会。 - 这句话的意思是,华丽的厅堂里,每天都有秋日的宴会。 第二句“桂蕊堆枝香满院”: - 桂蕊:桂花的香气。 - 堆枝:形容桂花盛开,像堆满了树枝。 - 这句话描绘了秋天庭院中,桂花盛开,花香弥漫。
诗句释义与赏析 水龙吟 - 一痕烟敛黄昏 - 一痕烟:指天空中淡淡的云彩,暗示天色渐暗。 - 烟敛:形容夕阳西下或天色渐暗。 - 黄昏: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重门静掩闲庭宇 - 重门:高大的院门。 - 静掩:用重锁封闭。 - 闲庭宇:安静的庭院。 茅檐月色竹篱灯影 - 茅檐:用茅草覆盖的屋檐。 - 竹篱:用竹子编成围栏。 - 灯影:灯笼的影子。 深巷传更高楼吹笛 - 深巷传更
隔树烟钟出翠微。绕堤风柳荡晴辉,画船犹记六桥西。 春水蜻蜓深碧眼,菜花蝴蝶淡黄衣。湖山何处不思归。 接下来将逐句对诗词原文进行解析: 1. 第一句: - “隔树烟钟出翠微。” 这句描述的是,在远处的树木间,传来阵阵钟声,它们仿佛从翠绿的山色之中飘出。 - 注释:这里的“翠微”是指绿色的山峰,而“烟钟”则可能指的是僧人诵经时发出的香烟和钟声。 2. 第二句: - “绕堤风柳荡晴辉。”
鹧鸪天·寄鹇、鹄两妹 译文: 两个女子在红妆闺房内细心地绣着针线。绿窗下,香篆缭绕,画帘紧闭。眼前花鸟栩栩如生,耳底松风悠扬入琴。 注释: 1. 鹧鸪天: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是唐教坊曲的曲调名。 2. 两两:表示数量为两个。 3. 红闺:指女子的闺房,也泛指女子的居所。 4. 绣针:指刺绣用的针。 5. 绿窗:绿色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室内环境的美丽。 6. 香篆
《点绛唇·粉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阕写女子用粉扑妆饰,下阕写因思乡而愁绪万千。全词通过一个女子的梳妆过程表现了作者的离愁别恨。 诗句: 1. 厌粉香浓,暖云带雪晶奁贮。玉腮着处,镜里花蒙雾。 2. 五彩搏来,练出离愁谱。浑如许,千丝万缕,总只无头绪。 译文: 我讨厌这浓重的胭脂,它像温暖的云和雪花一样把精美的化妆盒都装满了。我的脸颊被涂抹后,就像花丛中的雾气一样朦胧。
望江南寄碧梧姊七首 相辞去,短棹别西湖。长路烟波春浩荡,故乡云树晚模糊。 好景倩谁图。 注释:我即将告别你,乘着小舟在西湖边。漫长曲折的路程上,春天的水面浩渺无际,故乡的云彩和树木在傍晚时分变得朦胧不清。 美景谁能描绘
【注释】 见菊花作: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 姜白石: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工于小令,尤长于咏物和写景。 西风:秋风。 介眉席:指古代文人学士在秋天登高赏菊时把酒对饮,并赋诗作文的雅会。介,通“戛”,敲击。 【赏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之作。上片起首两句,点明季节、景物、心情。晚香淡色,几回伴我,银屏听笛。暗用姜夔《扬州慢》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诗词原文】 唐多令 · 寄怀张仁斋夫人 病骨不禁秋。清灯伴夜愁。映琼窗、月转银钩。一水盈盈还惜别,波渺渺、思悠悠。 针线午馀休。烟帆望里收。记年时、茗碗香篝。槛外芙蓉帘半卷,人正在、小红楼。 【注释】 ①唐多令:词牌名。唐教坊曲有《更漏子》,本词即用其名。又名《玉楼春》、《尊前笑》、《醉东风》。双调,七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宋时,词多写艳情,故亦称“花间”、“兰陵”、“小乔”
【诗句】 断云褪月,早写出、半墙松影。记自卷珠帘,闲听玉笛,金鸭宵长篆冷。翠袖凭栏西风薄,有人似、嫦娥多病。爱桂蕊点波,荷香团露,小池如镜。 【译文】 断云消散月亮露出,早画出半墙松影。记得自己卷起珠帘,闲时听着玉笛声,金鸭在夜里慢慢燃烧香气的蜡烛。有女子倚靠栏杆,西风吹过她薄薄的衣襟,有人好似像嫦娥一样生病。喜欢桂花蕊沾在波面上,荷花香气凝聚成露水,小池塘如同明镜一般。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