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宝
【诗句解读】 1. “扑面江风,卷不尽、怒涛如雪。”:这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汹涌的长江波涛,感受到一种无法阻挡的气势。 2. “凭眺处、琉璃万顷,水天一色。”:描绘了站在江边远望,看到一片辽阔的水天一色的景象,如同琉璃般清澈透明。 3. “酾酒又添豪杰泪,燃犀漫照蛟龙窟。”:这里描述了诗人饮酒时的情景,仿佛为英雄豪杰增添泪水,用犀牛角点燃的火把照亮了蛟龙的洞穴,表现了他豪放的气概。 4. “一星星
采桑子 · 秋夜不寐,用独木桥体 桂花香静宵初永,露冷无声。月淡无声。月露无声伴有声。 声声只向疏窗度,四壁虫声。万树秋声。来助楼头夜读声。 注释: 1. 桂花香静宵初永:指桂花的香味在宁静的夜晚中显得特别悠长。 2. 露冷无声:形容露水滴落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 3. 月淡无声:形容月光柔和,没有声音。 4. 月露无声伴有声:虽然月亮和露水都没有发出声音
霜杵三更,思念亲人,梦中未能成眠。当年征战沙场,血泪交融,寻找供给的稻米,滋味甜美但生活艰辛。 听闻雁鸣声声,让我更加痛恨。感叹我远在天涯,遭受风雨雪打。燕雀怎么能理解我的抱负,反而嘲笑我的字迹纵横交错。 这首诗是作者对战争和生活的感慨,通过对霜杵、雁鸣、雨雪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抱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生活的艰辛
【注释】 小阑干:小楼的栏杆。阑,通“栏”。 造物者:指自然界的造化之神。造物,创造万物。 愁城:愁苦的城市。愁,愁苦、忧闷。 又今年:今年,今年之春。又,副词,再一次。此为双关语,既指今年之春天,又指人已到了暮年。 生涯如此何堪病:人生如这般境况,怎能忍受疾病?生涯,人生。堪,承受。病,疾病。 触目倍凄然:看到眼前景物更觉悲凉凄切。触目,看到。倍,更加。凄然,悲伤的样子。 杨柳风和,梅花香冷
诗句大意为:窗外细雨纷纷,只有芭蕉叶在轻轻摇曳。这引发了深深的忧愁,今夜的愁思更加浓重。寒冷逼人,帷帐中的莲漏滴答不停,睡鸭发出阵阵清香。 译文为: 外面下着绵绵细雨,只有芭蕉叶在轻摇。惹得我愁思满腹,今夜的哀愁更是难以忍受。寒意透入罗帏,莲灯悠悠长明,而鸭枕上的香气飘散。把卷子研来研去,思绪万千,烟雾笼罩小桥,何处有人在吹奏箫声?在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的魂萦绕不去。 关键词解释: -
满江红 · 登金山妙高台 【注解】 破浪扬帆:指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江心寺、这番才到:这一番来到了江心寺。 又何异:又与什么相似? 人来弱水:人到了弱水国(传说中一个充满咸苦的国度)。 身游蓬岛:自己像仙人一样在蓬莱岛上遨游。 顿觉胸中天地阔,转怜眼底江山小:一下子觉得心胸变得宽广了,但同时也对眼前的山河景色感到渺小。 御天风、我欲逐云飞,情飘渺:驾御着天空的风,我想随着云儿一起飞升
【注释】 霎霎复萧萧:雨声连续不断。 并作秋声成一片:雨声和秋天的萧瑟之声合成一片。 苕苕:指愁思缠绵的样子。 二分凉意透轻绡:一半儿凉意透过轻纱衣裳。 来日湖边新涨碧:明天湖边的水将涨满,呈现出碧绿的颜色。 拟泛兰桡:打算划一只小船出去。 【赏析】 《浪淘沙·湖楼听雨》是北宋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这首词以“夜雨”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凄清的夜景图。上片写秋声与夜雨相合,形成一片秋声
《浪淘沙·红树》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秋景,以“红树”为题,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景色图:清晨的露水像染红的锦缎,把红叶染得绚丽多彩;寒霜和露水使树叶变得晶莹剔透。下片写人事,以“停桡”点明地点,抒发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叹:红颜凋谢,雁声凄凉,绿鬓已老,只有那斜阳下的停桡处,依然留有当年的旧影。全词意境优美清丽,含蓄蕴藉。 注释 1.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降的女仙人
注释译文赏析 浪淘沙·舟行晚景 渔火两三星。烟水冥冥。一行新雁起遥汀。辛苦天涯缘底事,也学飘萍。 何处唱珑玲。肠断声声。记曾好句赋湘灵。一样曲终人不见,江上峰青。 词人借咏叹湘灵之歌寄托自己漂泊江湖的身世之痛。“渔火”二句写夜航所见,点明时间是傍晚,地点在江中,时见两三灯火,烟水茫茫,远望天际,只有一群大雁正飞过江面。“辛苦”两句写词人的感叹。他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感慨万分:这万里漂泊的人
注释: 秋光澄澈。又落叶潇潇,吟蛩唧唧。几杵疏砧,两行新雁,更胜杜鹃啼血。惹得羁人哀感,制就新词凄绝。低唱罢、觉愁肠自断,愁眉顿结。 幽寂。帘卷起。菊影扶疏,正一庭霜月。欲问嫦娥,相邀青女,同话广寒宫阙。底事天边蟾影,只照人间离别。吟望处、对蒹葭露冷,暮云空阔。 译文: 秋天的光芒清澈明亮。又有落叶沙沙地响,蟋蟀唧唧地叫。几声稀疏的捣衣声,几排整齐飞翔的大雁,更胜过杜鹃的哀鸣。引起诗人的哀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