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鼎孳
【注释】 子规叫破山花血:子规鸟鸣声凄厉,如同用血点染开春的花朵。银屏香瘦兰衾热:香被因熏香而变得轻薄。芳草约裙齐:在芳草地上系着裙子,像一条绿色的腰带。浓愁妒马蹄:浓浓的忧愁好像嫉妒了马的蹄声。前溪从此渡:从前面小溪中渡过。记取栖乌树:记住那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今夕定何年:今夜是哪一年?人分月恰圆:月光下的人儿与月亮正好相映成趣。 【译文】 子规叫声如血滴破春花,香帐薄被熏得人儿消瘦
注释:无处诉说花儿的啼叫和柳树的摇曳,穿着半新的白色衣服,被春酒弄湿。花瓣尽情飞舞,让人感到海堂主人消瘦。 难受。难受。说着晓风让眉心皱起。 赏析:词人写景抒情,以花柳喻人,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易逝、青春难留的感慨。上片写春愁,下片写春恨;“恼”、“难受”,都表现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伤感。这首词用典贴切,意境优美,情感真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岚光倒影金波织。 ``` - [注释] 这里的“岚光”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和光线,而“倒影”则指水波映照的影像,两者结合形容了江南山水的美景。 - [译文] 山峰间缭绕的烟雾与阳光相映,如同金色波纹在水中交织。 洞箫吹散孤云碧。 ``` - [注释] “洞箫”是古代一种吹奏用的竹制乐器,通常用于演奏深沉、哀婉的旋律。 - [译文] 洞箫的声音穿透云层
水调歌头·述怀用苏东坡中秋韵 小住为佳耳,万事总繇天。乞天判与沉醉、断送奈何年。往日宝刀横吹,入夜清灯疏雨,鬓发暮云寒。吾老是乡矣,双袖百花前。 倦司马、穷阮籍,只高眠。宿酲刚醒,又问明月可曾圆。长策琼台采药,小隐於陵织履,雅操仗君全。放眼凭栏久,风露正娟娟。 注释 1. 小住:停留一下,暂时居住。 2. 万事总繇天:一切事务都由天命所决定。 3. 乞天:祈求上天。 4. 奈何:怎么,如何。 5
【注释】 1.画堂春: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桃源忆故人》、《洞仙歌》。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或两仄韵、两平韵。 2.代友人赠所欢:指女子。所欢即情人。 3.芙蓉:荷花的别称。 4.剪柳丝:指妇女梳妆打扮。 5.花因解语头低:花儿因为会说话而低下了头。 6.阑干约略:栏杆,大约是小的。 7.娇痴:娇艳的样子,形容女子容貌娇美。 8.怜伊:爱惜她,怜惜她。 【赏析】
罗敷媚 一湖风漾当楼月,凉满人间。我与青山。冷淡相看不等闲。 藕花社榜疏狂约,绿酒朱颜。放进婵娟。今夜纱窗可忍关。 注释: 1. 当楼月:即楼上的月亮,意指在楼上观赏着明月。 2. 凉满人间:形容月光洒满大地,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我与青山:意为我与青山相伴,这里的“我”可能是指词人自己或者是某个人。 4. 冷淡相看不等闲:意为两人虽然相互看着对方,但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以罗敷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木兰掀起波涛,人像乘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远处有人在吹箫,轻盈地穿过萤火虫照亮的桥梁。白鸥已经睡熟,金铃安静地发出细微的声音;非常感谢有双高的好箫,不用折简明宵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妙。 注释: - 木兰掀荡波光碎:木兰掀起波浪,波光碎裂。 - 何处吹箫:哪里有人在吹箫? - 轻逐流萤度画桥:轻巧地追逐萤火虫,穿过画桥。 - 白鸥睡熟金铃悄
【注释】 斜阳幻作黄昏雨。天涯就是门前路。莫踏柳丝桥。柔肠一万条。花愁沽玉斝。回袂春星下。惜别从头温。
【注释】 方密之:即周密,宋末词人。催妆:古代婚礼中新郎到女方家时,由女家派人催促新娘梳妆打扮。即用其韵:即按他这首词的韵脚来作答。菱花:菱花镜,指妇女梳妆用的镜子。 【译文】 我轻轻一揖,她如同芙蓉一样娇美,她的闲情乱绪好像春天的云彩飘散。她在池中踏波而行,背对着你,面带微笑,却无声地笑。她学见了生人的样子。这个夜晚欢娱了几许,我唤她新妆,她佯羞浅答。算来好梦总被今番猜杀。
罗敷词 清辉映照,她那如云的鬟发显得翠绿欲滴。水波荡漾,恰似她的容颜,美得如镜中菱花。苏小夭斜,娇美的容颜更显妩媚,令人留恋。 谁能管束?让这繁华归于天涯。如此豪华,唯有一壶芳醇的美酒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