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倒影金波织。洞箫吹散孤云碧。吴越此南楼。遮灯有莫愁。
回廊人小立,漏箭催何急。送月两三程。湿莺低柳亭。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岚光倒影金波织。
- [注释] 这里的“岚光”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和光线,而“倒影”则指水波映照的影像,两者结合形容了江南山水的美景。
- [译文] 山峰间缭绕的烟雾与阳光相映,如同金色波纹在水中交织。
洞箫吹散孤云碧。
- [**注释**] “洞箫”是古代一种吹奏用的竹制乐器,通常用于演奏深沉、哀婉的旋律。
- [**译文**] 洞箫的声音穿透云层,将那片孤悬天际的白云吹散。
吴越此南楼。
- [注释] “吴越”泛指东南地区,这里可能是指杭州或周边的地区。
- [译文] 在南方的这座高楼之上,可以遥望远方的吴越之地。
遮灯有莫愁。
- [**注释**] “遮灯”可能是某种仪式或活动,而“莫愁”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女子的名字。
- [**译文**] 在这盏灯下,似乎有美丽的女子(莫愁)出现,增添了一丝神秘和美好。
回廊人小立,
- [注释] 回廊是一种建筑构造,曲折环绕,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个宽敞的走廊。
- [译文] 人们站在回廊中,身影渺小,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漏箭催何急。
- [**注释**] “漏箭”是一种计时的工具,通常用来计算时间流逝。
- [**译文**] 时光如箭,急促而无情,催促着人们度过每一天。
送月两三程。
- [注释] 月亮从东方升起,逐渐移动到西方,这个过程可以用“送月”来形容。
- [译文] 月亮在天空中移动了两三个阶段的距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湿莺低柳亭。
”`
- [注释] “湿莺”指的是湿润的鸟儿,可能是由于雨后的景象。
- [译文] 湿润的鸟儿停在低垂的柳树下,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机。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描述,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