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原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才看周六甲,素发已飘萧。 - 注释:刚看到农历周六(即六月初九),已经感到岁月无情地流逝,头发也变得斑白。 - 译文:刚到六月初九,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头发已经花白。 2. 况馀几寒暑,不复恋乐郊。 - 注释:还有几个月的冬天和夏天,不再留恋那游乐的郊外。 - 译文:还有几个寒冷的冬夏季节,不再对游乐之地感兴趣。 3. 空祝南山寿,南山自岧峣。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赏析意境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意,最后按照要求作答。 此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一说苏辙),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学家,词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写于苏轼贬谪惠州期间
【注释】 停云:即《停云》诗,为东晋诗人潘安所作。陶渊明爱读此诗,曾模仿写诗一首。停、浓,形容词作动词用。“零(líng)雨”,细密的小雨。“怀我”,思念我的意思;“良人”,指所思念的人。海与江,指大海和长江,这里比喻阻隔重重。“明月”,指月亮。“何来”,从哪里来。“轩窗”,门窗。“遐以”意为不多久。“相忆”是相互思念的意思。“从”,顺从,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黄庭坚,题目为“和陶诗停云”,是一首模仿陶渊明诗歌风格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商颜之老,言采其荣。 - "商颜"在这里可能是指陶渊明的字或别名,因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提到"商颜之事"。 - "言采其荣"指的是谈论自己的荣耀和成就。 2. 与子相闻,不以过情。 - "与子"可能表示与某人交流或者分享。 - "不以过情"表示不夸大也不过分。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全诗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效果即可。 【答案】 ①风平气顺;②早晨。③载歌载舞,游赏春景。④在池沼里,有鱼游动。⑤在高远的天空中,有鸢鸟飞翔。⑥田野上雾霭缭绕,一片丰收的景象。译文:
光阴瞬息去,安得久举觞。 食味虽满案,吾唇不能尝。 但念琴尊友,何忍舍我傍。 名节幸不失,简册生辉光。 自惭吾之善,何以盖一乡。 寂寞泉台闭,长夜殊未央。 注释: 1. 光阴瞬息去:时光流逝,瞬间即逝。 2. 安得久举觞:怎样才能长久地饮酒庆祝呢? 3. 食味虽满案:虽然食物丰盛,但不能吃。 4. 吾唇不能尝:我的嘴唇无法品尝这些美食。 5. 但念琴尊友:只是想念那些与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6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荆轲:战国时期的一位士人,有着强烈的复仇愿望。他渴望摒弃秦国的霸权,恢复燕国的独立。 2. 抱负:他的志向是驱逐强秦,报效燕国。他决心以武力为手段,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3. 遇合: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见了燕太子。燕太子对他的才华和忠诚表示赞赏,并给予了他很高的地位,让他成为上卿。这种遇合使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为他日后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4.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基础,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景象。全诗共分为14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 首联:"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 武陵是古代地名,这里代指一个遥远的地方。桃花源象征着一种理想化、乌托邦式的生活环境。"邈矣"表示距离遥远,与世隔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透露出现实中的无奈。 - 颔联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神人有夸父,追日极奔走。 穷力在虞渊,斯志终见负。 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 注释: 1. 神人有夸父:神话中的一位巨人,名叫夸父。 2. 追日极奔走:夸父为了追赶太阳奔跑得非常快。 3. 穷力在虞渊:夸父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力量耗尽,倒在了虞渊(地名)。 4. 斯志终见负:夸父的志向最终未能实现。 5. 渴饮河渭枯,涓滴亦无有:夸父口渴得无法忍受
【注释】 拟挽歌诗:仿效《薤露》之类的挽歌。三首其一:这是第一首,以下依次是第二首和第三首。 人生百年中:人活了一辈子,不过百岁。 日月何迫促:时光过得多么匆忙啊! 但恐无实行:只怕自己没有实践的机会。 后世不足录:后世的人不能记载我。 死生如夜旦:人的生死与白天黑夜一样,都是短暂的。 荣悴同草木:荣华富贵与枯败衰朽同样都是自然现象。 昔闻子产死,郑人多巷哭:以前听说郑国的子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