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上桂
这首诗是《闺怨篇》,作者不详。全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长安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长安二月柳如丝,大道千门雪未晞。 - 解释:长安在二月的柳条如同细丝般柔软,大道上的千扇门还挂着未融化的积雪。 - 注释:长安,古都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二月"表明时间,“柳如丝”形容春天柳树的柔美;"大道"代指京城的主要道路,"千门"表示多门
翻译 1. 临高台,高高入无极,下见闾阎色。 - “临高台”意味着站在高处眺望。 - “高高入无极”表达了一种超越一切的豪迈与远大的志向。 - “下见闾阎色”描绘了从高处向下望去所看到的普通百姓的生活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2. 清江环似带,细草萦如织。 - “清江”和“细草”分别形容江水清澈和草地柔软。 - “环似带”比喻江水环绕如带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流动之美。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其原文如下: 赠汝载 其一 灿灿园中花,萋萋江上草。 令节既密移,万卉同枯槁。 人生非金石,安得长美好。 所以贵达人,励志事冥讨。 大道讵可还,缅思丰与镐。 中夜起揽衣,愁绝心如捣。 努力承明时,寸阴以为宝。 注释: 1. 灿灿: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花朵鲜艳。 2. 萋萋:形容草的繁茂。 3. 令节:节日或佳节,此处指春天。 4. 万卉:所有的草木。 5. 金石
诗句释义 1 处世薄面目: 指在社会中,人们常常注重外表和表面功夫,忽略了内在的实质。这里用“薄面目”比喻社会现象的浮夸和肤浅。 2. 结交忌浮沉: 指的是与人交往时,应避免因个人利益而盲目追求地位或财富的升降。这里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应受外界影响。 3. 与我千黄金: 形容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愿意为了这份友情投入大量的金钱。 4. 不若一知心: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古意(作者:佚名) 天地任玄虚,山川总阒寂。 人生喜恬淡,百事强汨溺。 晨起逐车尘,入暮驻銮轼。 宾客会高堂,纷然据华席。 酒酣发巨钟,丝管周相易。 赵舞袖徘徊,燕歌声络绎。 椒醴腐中肠,荤臊不可食。 清性日消除,浓心时剥蚀。 湍际少停鳞,风林无定翼。 金火终煎然,老死同沟洫。 徒为世上人,扰扰竟何极。 上士守安闲,湛心常湜湜。 所以完天然,匪尔竞容饰。 吁嗟黄绮徒
《秋江月》是一首充满古风韵味的七绝,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秋夜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秋江月” :诗题即景,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秋夜的月光。 2. “月在秋江如可掇” :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认为它如同可拾之物,易于亲近。 3. “秦时曾照玉龙堆” :以秦始皇时期的传说为引子,赞美月亮的美丽,如同照亮了玉龙般璀璨。 4.
《听何与洁吹箫》是明末清初诗人韩上桂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远哀婉的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动人的音乐画面。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若有人兮吹玉箫”:仿佛有人在吹奏着玉制的箫。 2. “音婉转兮思寥寥”:声音婉转悦耳,但思绪却飘渺不定。 3. “临高台兮几弄”:面对着高大的舞台,轻轻玩弄着音乐。 4. “逐丹霞兮上飘”:追逐着赤色的彩霞
秋长夜 秋夜何太长,兰灯晻暧月无光。 牵牛织女虚相望,北风吹断雁中行。 满园素叶吟清商,有婉季女处空房。 肌理细腻膏泽香,空嗟物序徂(cú)早霜。 相思在何方,相怨滞它乡。 自君行去后,啼作泪痕妆。 罗衣何飘扬,佩玉何琳琅。 织成锦绣段,裁作双鸳鸯。 鸳鸯飞上芙蓉上,恨不相随逐凤凰。 译文: 秋夜为什么如此漫长,兰灯昏暗,月亮失去了光芒。 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互遥望,但北风却吹断了他们的联系。
【诗句释义】: 紫陌,指京城的大道。行,走路。蟾蜍月,月亮的形状像蟾蜍。别后新添鳷鹊楼,是说与某人分别后,又新建了一座鹊桥相会。始信,开始相信。太平景象,美好的景致。迟日,太阳。烟云古晃朗,阳光透过云雾显得格外明亮。绿鬓,绿色的鬓发。绮靡情,华丽的情调。朱门,红漆大门。别具豪华赏,独自欣赏着这豪华的景色。独有经行客子悲,只有行走在道路上的人感到悲伤。敝裘,破旧的皮袍。黄金资,金钱。风流,风采
秋江月 徒有无情桂树香,不见同心连理结。 以兹感歏减朱妍,谁分轻鬟衬晓蝉。 翡翠楼前钩独上,珊瑚案上镜虚悬。 拚无药物能奔托,拚无服食可神仙。 东家流水西家挹,南陌栽花北陌搴。 晓漏铜龙鸡欲歇,此时不见秋江月。 秋江月落影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人生百年难百岁,何处双心共一心。 双心双意徒为尔,愿逐流光赴蒙汜。 蒙汜虽沉犹有回,独无人故可重来。 思君不见怜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