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南柯子·谭瑑情聊园填词图,属为之,并系以词 落絮黏泥过,闲花惹梦新。几回宁耐脱艰辛。松下竹边吟瘦草堂人。 墨慰金壶泪,笺除玉笥尘。花画中词意政三分。依约二分寒水一分春。 注释: 1. 落絮:飘落的柳絮。 2. 黏泥:粘在泥土上的柳絮。 3. 闲花:指随意开放或开放的花朵。 4. 梦新:梦中的新景象。 5. 宁:宁愿。 6. 艰:艰难。 7. 松:这里指的是松树。 8. 竹边:松树旁边。 9.
诗句:清平乐 · 大雄山民画任大椿句人行红树村中雨,潮落青山郭外鱼 译文:霜红树叶树。指顾临江渡。重阳近也风和雨。疑是杏花村路。人家几处山城。城外秋江做晴。潮长更须潮落,打鱼人在鸥汀。 注释:本词为清末诗人姚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农村景象。“霜红树叶树”形容树叶被霜打后呈现出的红色,增添了秋天的气息;“指顾临江渡”则表现了词人行走在江边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虞美人·前题糖胡卢 注释: 鄣泥油壁人归去。惆怅春游处。少年犹自傍香车。宝马轻尘烟外一鞭斜。 香饧串串胶生楂。一样沾春价。几多蜜意只微酸。留与郎归小试觑吟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全诗以“糖胡卢”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 首句“鄣泥油壁人归去。惆怅春游处。”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明媚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如梦令”、“凤箫声动曲”。有单调、双调之分,此为单调。前题穷拾人:即穷拾人,典出《庄子》,指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破纸生涯:贫困潦倒的生涯。 蛀肥鱼饱:形容人贪得无厌,不知足。 零笺剩草:指旧稿、废稿。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咏叹穷拾人的生活,表达了对贪得无厌者的厌恶之情。上片写其生活贫困;下片写其不知满足,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结果。整首词语言通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理解其表达的意境与情感;然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句式、用词、修辞等;最后通过赏析关键词语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译文】 好灯能有几宵,圆月同清昼。俊侣试春初,良会消寒后。 无端六一翁,抚事曾怀旧。枉使断肠词,浪语侵红袖。 【注释】 元夜:元宵夜。柳梢月:即柳梢月色,指月亮。小满:指五月中旬
【注释】 梅妃:指杨贵妃(杨玉环)的妹妹,唐玄宗时为武攸暨妃。长门宫:汉陈皇后失宠后居处,因《长门赋》而得名。残妆:犹剩妆,指未卸妆的残存的妆容。束:整理。慵栉:懒于梳理头发。双眉冷淡春风笔:用“春”字形容眉毛,写其冷艳如画,如同春风中摇曳的柳絮一样飘渺无依。一斛明珠:形容眼泪多如珍珠,比喻泪珠。争:竞相。把:给。争把泪痕匹:即“竞把泪痕比”,以泪水来比较。 新诗:新作的诗。字字声从律
诗句释义: 1. 宫额沉黄涂就。粉靥宝珠熏透。 - “宫额”指的是宫殿的装饰或门额,“沉黄”形容其色彩深暗。"沉黄涂就"可能是指用黄色颜料涂抹而成。 - “粉靥”指的是女子脸上搽着的白粉。 - “宝珠”可能是说胭脂之类的化妆品。 - “熏透”表示这种化妆品涂抹得很厚,以至于渗透到皮肤里。 2. 近水试临妆,不是卷帘人瘦。 - “近水”指的是站在水边或者靠近水的地方。 - “试临妆”意味着尝试化妆
【注释】 菩萨鬘:唐教坊曲名。前题针线箱:指女子的妆奁,也指闺房中的物品。菩萨,即观世音。鬘,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饰物。 高楼日暖耽春绣:高楼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正忙着刺绣。耽,沉溺。 红绒却欠鸳鸯脰:红色的绒线却缺少了一对鸳鸯的颈子。 无语待商量: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商量。 何来针线箱:怎么有针线箱呢? 閜砢(huǒ kē)声声近:风声、花声、虫声等等,各种声音都响个不停。 不惜绣停知
【注释】 连纤细雨槎烟涩:指细雨蒙蒙像槎木的纹理。连,接连不断的样子;纤,细小。槎,同“槎”,一种水生植物,根、茎皆为黑色。烟,即云,烟霭。涩,形容细雨绵绵不绝的状态。青芜(wú):青色的野草,泛指草地。 节物做清明:节日里的景象正是清明时节。节物,节令时物,此处指节日景象,即清明节。 饧箫山外声:用“饧箫”形容清脆悠扬的声音。饧箫,即糖蔗管,是吹奏乐器。 坐中吟未足:座中有人吟咏不已。吟,吟咏
菩萨蛮 都无密叶藏花朵。蕉阴换了樱桃颗。隔陇麦风吹。暗中栀子肥。 消停风更雨。攀住东君语。诗句黯成书。解吟教点朱。 注释: 1. 都无密叶藏花朵:没有密叶遮掩的花朵 2. 蕉阴换了樱桃颗:形容蕉树的阴影已经移至樱桃树上 3. 隔陇麦风吹:隔着田垄,麦子被风吹动 4. 暗中栀子肥:指在黑暗中栀子花显得更加饱满 5. 消停风更雨:停止吹风和降雨 6. 攀住东君语:抓住春天的气息 7. 诗句黯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