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尽日残妆坐,懒束慵栉。双眉冷淡春风笔。一斛明珠,争把泪痕匹。
新诗字字声从律,班姬怨后几馨逸。明姿纵是描难出,画苑词场留与后任述。
【注释】
梅妃:指杨贵妃(杨玉环)的妹妹,唐玄宗时为武攸暨妃。长门宫:汉陈皇后失宠后居处,因《长门赋》而得名。残妆:犹剩妆,指未卸妆的残存的妆容。束:整理。慵栉:懒于梳理头发。双眉冷淡春风笔:用“春”字形容眉毛,写其冷艳如画,如同春风中摇曳的柳絮一样飘渺无依。一斛明珠:形容眼泪多如珍珠,比喻泪珠。争:竞相。把:给。争把泪痕匹:即“竞把泪痕比”,以泪水来比较。
新诗:新作的诗。字字声从律:每一句都合乎平仄声律的要求。班姬怨后几馨逸:班婕妤在汉成帝后宫时,曾因失宠而幽居长信宫,写下了一首《团扇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意思是说:“我常常担心秋风一到,就会像热浪一般地夺走我的清凉和舒适。于是将这团扇丢弃在箱柜之中,从此恩情中断。”几馨逸:即“几希”,几乎完全断绝。明姿:美好的仪容。纵是描难出:即使能够描画出它的美丽仪容,也仍然难以描绘出来。纵:尽管,即使。留与后任述:留给后来的人去传述。后任:后来的人。
赏析:
《长门怨》,又名《长门怨·其一》《长门怨·其二》。《乐府解题》谓:“《长门怨》古词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言贵家女色,天下无双。”此曲本意是歌咏汉武帝的陈皇后(即李延年的《长门怨》),但后来却成为描写女子被遗弃、幽禁深宫的悲怨之作。《长门怨》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写的是杨贵嫔(或名玉环,即杨贵妃)失宠幽居长门宫的故事。
这首拟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杨玉环在失宠之后,终日独坐,懒于梳洗打扮,不修边幅,她的双眉如画,宛如春天的柳枝,冷艳如霜,又似那无情的春风拂动的柳絮一般飘渺无依。接着以“一斛明珠”来形容她眼中的泪水,好像珍珠般明亮晶莹。最后一句则表明自己的心情:“新诗字字声从律,班姬怨后几馨逸。”意思是说:“我每一句诗都是合着声律创作的,就像班姬在失宠之后所写的那样凄婉动人。”“班姬”是指东汉才女班昭,她曾因受排挤而退居长门宫,写下了著名的《团扇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意思是说:“我常常担心秋风一到,就会像热浪一般地夺走我的清凉和舒适。于是将这团扇丢弃在箱柜之中,从此恩情中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一首拟古诗作品。它通过对杨贵妃的形象刻画,表现了对封建帝王荒淫误国的强烈谴责和对被迫害的无辜妇女的深切同情。全诗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语言优美,情感真切,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