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诗句释义: - "晚雨催清节。又秋来明蟾泻水,清螺映发。" 描述晚秋的雨和月光,暗示时间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 - "世事烟云时起灭,过眼一场轩豁。" 表示世界的变化无常,如同烟云般短暂。 - "尽付与词人称杰。莫倚清愁吟蟋蟀,尚新凉冉有秋风热。" 强调词人的才华,不要因为忧郁的心情而影响创作。 - "筝琶耳净声如裂。陡边城云间笛起,玉关飞雪。" 描绘音乐声和自然景象的结合。 -
【注释】冷剩溪痕:指溪边的水痕迹。清余水色:指水面的清澈颜色。琴心悄逗幽冶:指琴声婉转,引人入迷。乍镂云情:指轻云飘荡,像镂刻一般。凌波:本意是形容女子步履轻盈,这里指水仙花。索影缤纷相亚:指花影交错,纷乱如梦。梅边幻蝶:即梅花旁的幻化蝴蝶。甚梦境、迷离才化:多么像梦一样。好是青禽未觉:多么像鸟儿没有察觉。眠香正酣遥夜:睡梦中的花香味正弥漫在遥远的夜晚中。 【赏析】《天香》词以题咏水仙花为主
【诗句释义】 金屋,料峭晚天寒漠漠。酒边何处吹竹,远声凄胜肉。画屏锦鸳窥烛。 夜幽风更续。渐看春水尘曲。远湾心字曲。 【译文】 金屋,料峭的晚上,天空寒冷而寂静。在酒杯旁边哪里吹奏着竹笛?那遥远的笛声比听肉食更加凄凉。画屏锦鸳窥视着蜡烛。 夜晚更加幽静,风也更加地续着。渐渐地看着那春天的水面上泛起的尘埃曲。远湾心字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之情的诗篇
鹧鸪天·题桥横水木已秋色 横水木:指横跨在小河上的桥梁。 寺倚云峰正晚晴林和靖诗意轴:林逋的诗句,“山光染水木”的意境。 注释:小桥横跨在清澈的小河上。寺庙背靠着云雾缭绕的山峰,正是傍晚晴朗的时候。 才暮霭,早清钟:才刚刚黄昏,就已经传来了清晨的钟声。 注释:刚到黄昏,就听见寺庙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 惨林浅水秋初觉,时节蘼人燕又鸿:秋天的树林显得凄惨,浅水边,初秋的气息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水云乡,仙衣化去,軿龙露霜爪。洞天瑶岛,记韵冷琴操,无双清妙。凌波倩影尘难到。陈王应赋矫。未比得、麻姑长甲,轻舒纤处巧。 凌:越过。 陈王:指西晋诗人陈思王曹植。曹植有《洛神赋》,文中洛神以凌波微步,翩若惊鸿之姿出没于水面之上,与曹植的才子佳人相映成趣,后人遂以“洛神”代指女子。 矫:通“翘”,向上扬起。 麻姑:传说中长寿之神,相传为东汉时的人,活了1200多岁。 凌波
【注释】: 蹄钱:马嚼子。南园画马,和清真韵:与张清真韵相合的诗句。 瘦尽鞭丝春影,犹向西风舞。夜槽空啮,酸嘶警愁旅:春日里,瘦弱的马鞭随着西风在空旷的原野中飘舞。夜晚,马吃草时发出的响声,像人在痛苦地呻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思。 临老怯上征途,暇来偶系残椿,管枯思苦:老了,我害怕走上征途,闲暇时偶尔系着残破的马桩,想到这些就感到心如枯木般痛苦。 意无绪。应念前尘游俊,披图叹遭遇,盛时英物
诗句释义: 1. 蜂情犹恣 - 描述蜜蜂对蜡梅的痴迷。 2. 花似前身仍蜜意 - 比喻蜡梅的花朵和蜜蜂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就像它们都是前生注定要相遇。 3. 何处天香 - 形容蜡梅独特的香气,仿佛来自天上。 4. 唐花弁众芳 - 指的是唐朝时的牡丹,被视为国色天香的代表。 5. 是花非果 - 这里指蜡梅不是真正的花,而是一种植物。 6. 滴滴黄梅娇鬓朵 - 描述蜡梅花像黄梅一样娇嫩
燕山亭 · 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 【注释】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 【注解】 愁眼:双眉紧锁,眼中流露出忧伤的神情。 惊春:惊讶春天的到来。 荒驿:荒凉的驿站。 倦程:厌倦了行程。 去国心情:离开国家时的心情。 花怨:花朵因被尘土覆盖而感到悲伤。 骑尘:马在尘土中奔跑。 色解:色彩鲜艳。 迎村女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冬至日题诗于画中,下片写冬至日题诗于庭内。 “湘月”两句,湘江上一轮圆月映照着湖面,用石帚韵填词咏雪,并谱写了四声。湘江是湘江,月亮在湘江上,湘江上的月亮是圆圆的、明亮的;湘江的雪白得发亮。 “选红弄墨”,指选好了红色,弄好了墨色,准备作画;“借脂光粉气”,指借着胭脂的颜色和粉末的气息来渲染。 “子如婴”,像婴儿一样娇小可爱;“正绚彩,祝腊先催年兴”
玲珑玉盏,靖陶惠双红豆,云是文正公手植者。名德芳踪,辄触吟绪,拈成此词,寄答殷勤 注释:这杯酒的杯形像玲珑玉石,酒色清澈透明,如同两颗鲜红的红豆。据说这是文正公亲手栽种的,它的美名和香气,常常让我触动诗情,因此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琼颗匀圆,趁开箧,竞穗镫红。春娇正坼,露时记采秋丛。慎重名流手蓻,到云礽收取,凭寄飞鸿。玲珑。闲拈来,词意转秾。 注释:这杯酒的颗粒饱满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