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注释】 1. 戊辰除夕:农历正月初七。 2. 画图:指《西平乐图》。 3. 谱清真原韵:以“清真”调(即宋代燕山大曲的宫调)为基调,按“原韵”即原诗的音律谱写成歌辞。 4. 宵永:夜长。 5. 漏滴方赊:计时之器漏水声响悠长。 6. 珠箧:盛放珠宝的小箱子,借指贵重的宝物。 7. 妙吟难得:美妙的诗词难得吟诵。 8. 吞云吐雾:喻指人有才学。 9. 模山范水:摹拟山水画。 10. 相璞披沙
注释: 想南都,青莲逝后,遗篇世应少。画端诗草。叹隽品曹娥,如共花笑。盛时念雨人同好。朱铃序雁皎。 注释: 怀念南宋的临安,青莲(即李清照)去世后,她留下的词作应该已经很少了。在画中看到她的诗词就像看到了诗草一样。感叹她的词作有如此高的品位,就像曹娥一样,和鲜花一起绽放。在她生活的鼎盛时期,人们思念她的词作,就像喜欢下雨的日子一样。 朱铃序雁皎。 注释: 用红色的印章封住书信,让信鸽飞向远方。
渺凄清,宫墙向夜,依稀柰花炯。后庭谁省。任泪陨铜仙,和露香定。瑞炼散彩沉清磬。浮光等幻影。 尚手掣、秦时明月,纷披生画景。花开暗识旧风尘,相看似与诉,霾花宫井。清未晓,凉无汗、翠帘人圣。匆匆去、太平梦短,秋信早、凋零谁唤醒。又待访、宣和遗制,春风浇碗茗。 【注释】 ①奈花炯(jǒng): 花的颜色如铁一样红。 ②“后庭”四句: 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③“瑞炼"二句:
注释: 1. 正春分过了,约住残寒,胜侣齐招。 2. 等是玄都俊,自刘郎去后,千树栽桃。 3. 看花紫陌,红拂犹涴酒边袍。 4. 更屈指韶光,眉蚕市近,转眴花朝。 5. 芳醪暖人意,待语艳澜翻,词巂山高。 6. 曲坊城南陌,趁孤云车笠,盟事相要。 7. 旧痕唤起残梦,垆在尚帘挑。 8. 便预醉芳时,阴晴众壑珠未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花朝前一天与友人欢聚饮酒
湘月冬至题秋声集,用石帚韵,并谱四声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万响都清,千愁同诉,一卷凄烟冷。潘鬓羞粉,去时孰与临镜。 应悔祸枣灾梨,栖灵话梦,影心兵诗阵。不数名场,甚霸国、龙虎输谁偏胜。漫理哀弦,须吹暖琯,候转将梅信。姜词春在,贺囊血剩堪省。 赏析: 湘月·冬至题秋声集(节选)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万响都清
【注释】 1.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家傲慢》、《渔家傲令》、《渔家傲·秋思》。此调为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前后段各三平韵、二仄韵。 2. 鹴儿:女子的乳名或小名。厂甸:即北京的庙会,旧时在城内外设坛演戏。 3. 好景难常:好的光景难以长久保持。 4. 几钱:多少钱。 5. 风书:指写在扇子上的字画,也指扇面上书写的文字。 【赏析】 此词作于辛酉年(公元1861年)
时节初灯后,心情梦草间。 译文:时间已经过了晚上,心情如同在梦中的草间游走。 注释:节:时令。 灯:指夜晚。 初灯后:即夜深人静之时。 心情:心境。 草间:草木之间,比喻心中。 未须屈宋作衙官。柴门浅水借本拟衡山。 译文:不必像屈原、宋玉那样做官员,只是借用柴门浅水的景致来比拟衡山。 注释:屈宋:屈原和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他们曾为楚怀王左右,但因直言进谏而被疏退。这里指代辞赋家。
【注释】 雷峰塔:杭州著名的古塔,又名保俶塔。 零砖碎甓:零乱的砖石残块。宝箧印陀罗尼经:指佛经中收藏佛教密教法器和法物等的箱子。左季得:即左文度,宋代诗人。属题:为某事而作的诗。 问:探求。湖山:西湖。 吟:吟咏。 回峰卓影:指雷峰塔的倒影出现在远处的山峰上。金经:指佛教经书。晦(huì):消失。暗记:暗中记住。 兴亡:兴衰更替。旧劫:前代。池灰:指西湖的淤泥。 霾(mái)藏:隐藏在云雾之中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探芳信春饼,和倬盦韵,仍同四声 称名隽。早粥米香陈,共呼珍酝。念盘餐蒙助,春情韭华引。玉肪截叶云衣卷,和气舒寒晕。擅中厨,捣练晶明,缕银莹润。 梅意转成恨。奈茗碗初收,瓶笙解隐。午夜蟾圆,依样画非真本。充饥莫说名士事,风味诗肠认。看新炊,薄影琴边风鬓。 译文: 春天来了,品尝着美味的春饼,与倬盦韵相得益彰
湘月,即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满月。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间最长。题秋声集,指题写秋天的声音或诗歌。石帚,即萧。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争指圭景。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旧典犹存,公私多暇,腊意催春冷。消寒图染,瓣朱搁了妆镜。 琯(kuǎn)灰,即铜壶滴漏。应律,指与律吕相应。验红闺彩线,指女子用彩色丝线做鞋。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