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年光,又催腊彩,宵永漏滴方赊。珠箧陈诗,妙吟难得,争教手眼轻遮。赖素日吞云吐雾,容许模山范水,闲来自写,心灵聊称,相璞披沙。终岁观成考绩,殊世论,向背最堪嗟。
化机何有疑仙讶,鬼神入毫端,随意横斜。凭俊眼、冥搜暗索,图墨忘形,体会鸢鱼自乐。丘壑罗胸,沉浸诗书气更华。通贯万端,澄观大略,悬揣神情,再敞襟期,共契玄灵,从看慧业成家。
【注释】
- 戊辰除夕:农历正月初七。
- 画图:指《西平乐图》。
- 谱清真原韵:以“清真”调(即宋代燕山大曲的宫调)为基调,按“原韵”即原诗的音律谱写成歌辞。
- 宵永:夜长。
- 漏滴方赊:计时之器漏水声响悠长。
- 珠箧:盛放珠宝的小箱子,借指贵重的宝物。
- 妙吟难得:美妙的诗词难得吟诵。
- 吞云吐雾:喻指人有才学。
- 模山范水:摹拟山水画。
- 相璞披沙:比喻诗文中质朴无华的内容。
- 终岁:一整年。
- 殊世:不同时代。
- 向背最堪嗟:指功过优劣,是非得失。
- 化机:造化之机,指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
- 冥搜暗索:暗中搜寻、探索。
- 鸢鱼自乐:形容心境恬淡自在。
- 丘壑罗胸:胸中充满山水之美。
- 沉浸诗书:沉浸于诗歌和书籍之中。
- 澄观大略:洞察事物的本质与大意。
- 悬揣神情:揣摩作者的神情意态。
- 再敞襟期:进一步敞开胸怀,广结善缘。
- 共契玄灵:共同领悟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
- 慧业成家:通过修行获得智慧,成就一番事业。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除夕之夜观画图,感怀人生际遇,抒发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未尽年光,又催腊彩”,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接着,他描述了除夕之夜的情景,“宵永漏滴方赊”,时间的流逝使得夜晚变得漫长而宁静。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沉浸在画卷中,观赏着美丽的山水画,感受着其中的韵味。
第二句“珠箧陈诗,妙吟难得。”诗人感叹珍贵的书画之宝难以得到欣赏,表达了对艺术珍品的向往和珍视之情。第三句“赖素日吞云吐雾,容许模山范水,闲来自写,心灵聊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认为,只要心中有诗书气,就能随心所欲地创作出美丽的山水画。
接下来的“丘壑罗胸,沉浸诗书气更华”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丽。他沉醉于诗书之中,感受着其中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陶醉于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这种境界使他心灵愉悦,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继续前行,寻找更深的境界。“通贯万端,澄观大略,悬揣神情,再敞襟期,共契玄灵,从看慧业成家。”这几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入理解与感悟,他追求的是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悟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思考与实践,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最后一句“共契玄灵,从看慧业成家”更是点明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要追求真理,就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最终实现自己的慧业成家。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