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墓上华,开满枝。 译文:墓碑上的花已经盛开了。 注释:墓上,指墓碑。华,开花。 赏析:诗人以“墓上”为背景,描写了墓碑旁的花朵盛开的情景。这里的“华”,既是对花朵的美称,也是对生命短暂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墓碑旁花朵的盛开,暗喻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行人看花行为迟,行人有恨花不知。 译文:行人看到花开得晚了一些,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注释:行人,指路过墓地的人。行,行走。迟,晚,慢。 赏析
诗句解释 成觉道兮坐宝莲 - 成觉道:指悟道或得道,表示觉悟到佛教的道理。在这里可能强调的是修行达到某种程度后的智慧和领悟。 - 坐宝莲:在佛教中,莲花通常象征着纯净和神圣,坐于莲花之上意味着处于清净之地。 金容赫兮螺髻旋 - 金容赫:形容肤色或面容像金子一样光亮,暗示着尊贵或者神圣的特质。 - 螺髻旋:螺髻是一种古代印度的发式,这里比喻为头发盘绕的样子,可能指的是一种庄重或者威严的姿态
武溪深 滔滔武溪,载广载深。 我今欲济兮,畏此毒淫。 注释:武溪的水势汹涌澎湃,水流既宽又深。我想要渡过这条大河,但是担心河水太深,危险重重。 武溪滔滔,飞鸢跕跕。 我不先济兮,士不敢涉。 注释:武溪的水势汹涌澎湃,飞鸟都难以飞翔。如果我不先渡河,士兵们都不敢过河。 既济既涉,我师孔武。 蠢尔有蛮,服我王度。 注释:一旦渡过了武溪,军队的士气就会非常强大。那些蛮族看到我们的大军
王子乔 - 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常乘白鹤飞行于青天之上。 - 吹笙驾白鹤:吹奏长笛并驾驭一只白鹤,形象描绘了仙者的飘逸。 - 遨游上青天:形容仙人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遨游。 - 青天一去三千年:形容时间的漫长与空间的辽阔,暗示神仙的世界与凡人世界的巨大差异。 - 七月七日缑山巅:具体指出了时间(农历七月七日)和地点(缑山),即缑氏县的山顶。 - 下士慕之空尔怜:表示一般人对这种神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旁古屋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古屋,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变迁。 首句“道傍有谁家古屋”描绘了道旁有一家古老而破败的屋子。这里的“道傍”指的是路边,“谁家”是指某个人家。古屋的存在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韵味。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第二句“主人不在,行人宿”则揭示了古屋主人已经不在,只能让行人在此住宿。这里的“主 人不在”表达了主人已经离去或不再居住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感情及赏析作品技巧。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三阁词 其一”就明确答题方向,然后仔细阅读诗歌,逐句翻译并结合注释分析其内容及情感。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上片写阿房宫的豪华富丽;下片以长夜后庭花为喻,抒发对历史的慨叹。 【答案】 译文:高高的复道之上,彩霞映衬着华丽的宫殿,秦始皇的阿房宫并不比这更奢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对应的译文和注释: 原文: 善世曲 1. 体虚凝兮真常。 - 注释:身体虚弱而凝聚着真气,保持了恒久不变的本性。 - 赏析:这里表达了修炼者在体弱之时依然能保持内在的精气神,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妙应化兮无方。 - 注释:神奇地响应变化
诗句如下: 槛车出城去, 望阁暂回头。 昔道千年乐, 今成万古愁。 注释解释: - “槛车”指的是用槛子围起来的囚车,通常用于运送囚犯。在这里可能暗示被囚禁或被迫离开某种情境。 - “出城去”表明从城市中被带出,可能是被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或者受到某种限制。 - “望阁”中的“阁”可能是指某个建筑的阁楼或观景台,表示回头看的意思。 - “暂回头”意味着虽然暂时回望,但很快又会向前看。 -
【译文】 在正法中体悟佛道,住于灵山,顺从世间,处身泥洹。 双林白茫茫,浩渺无际,天人忧心忡忡长叹息。 香楼建成架宝棺,火光煜煜设利繁,应身离去声教传。 崇奉遗范集法言,化周流布亘五天,后千年祀来真丹。 大道无为妙莫论,显幽利神明完,资世治辅化源。 善以劝恶以悛,佩圣谟矢弗谖,愿永劫垂无垠。 【注释】 1. 猗:感叹词,表示赞叹或惋惜之情。 2. 正体:指佛法正法。 3. 住灵山
译文 客人的旅店门前有一棵古槐树,乌鸦在树上哑哑地叫个不停。 乌鸦的叫声似乎能听懂人的苦楚,流放的人思念亲人,早晨、晚上、一天到晚都想着家。 五年来生死未卜,一点消息都没有,一听到乌鸦的啼叫声,就泪沾衣襟。 汴水向东奔腾,太阳在天上飞驰,我的亲人在南方,我在北方。 南边的灵鹊报喜,北边的乌鸦传信,乌鸦的啼叫,是平安的消息。 注释 1. 客舍:客人的旅店。 2. 乌啼:乌鸦的啼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