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正体兮住灵山。顺世间兮处泥洹。
双林白兮浩漫漫。天人忧兮发长叹。
香楼成兮架宝棺。火光煜兮设利繁。
应躯谢兮声教存。崇遗范兮集法言。
化周流兮亘五天。后千祀兮来真丹。
道无为兮妙莫论。显幽利兮神明完。
资世治兮辅化源。善以劝兮恶以悛。
佩圣谟兮矢弗谖。愿永劫兮垂无垠。
【译文】
在正法中体悟佛道,住于灵山,顺从世间,处身泥洹。
双林白茫茫,浩渺无际,天人忧心忡忡长叹息。
香楼建成架宝棺,火光煜煜设利繁,应身离去声教传。
崇奉遗范集法言,化周流布亘五天,后千年祀来真丹。
大道无为妙莫论,显幽利神明完,资世治辅化源。
善以劝恶以悛,佩圣谟矢弗谖,愿永劫垂无垠。
【注释】
- 猗:感叹词,表示赞叹或惋惜之情。
- 正体:指佛法正法。
- 住灵山:住在灵山上修行,意指在佛教圣地修行。
- 顺世间:顺应世间的法则和规矩。
- 处泥洹:处于涅槃之中,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 双林:即菩提树,象征着觉悟和智慧。
- 浩漫漫:形容宽广、无边无际。
- 天人:神仙或神祗。
- 发长叹:表达深深的忧愁和叹息。
- 香楼成:建造香炉塔。
- 架宝棺:搭建棺材。
- 火光煜:燃烧的光芒明亮。
- 设利繁:设置各种吉祥物。
- 应躯谢:应验着身体离世。
- 声教存:声音和教化仍然流传。
- 崇遗范:继承和弘扬前人的德行和榜样。
- 集法言:收集和总结法门和教义。
- 化周流:教化广泛传播。
- 亘五天:贯穿五个天界。
- 后千祀:延续千年的祭祀活动。
- 真丹:纯阳之体,象征纯净无暇。
- 道无为:道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强制作用。
- 妙莫论:妙不可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 显幽利:显现出隐藏的优点和利益。
- 神明完:完美无缺,神圣而完美。
- 资世治:为世间治理提供帮助。
- 辅化源:辅佐教化的根本来源。
- 善以劝:以善意劝导他人。
- 恶以悛:以善良改正错误行为。
- 佩圣谟:佩戴圣人的教诲。
- 矢弗谖:矢志不渝地遵循圣人的教导。
- 愿永劫:希望永远持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佛陀功德的诗篇,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佛陀无尽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以佛陀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对他的修行、教化、影响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佛陀的伟大和神圣。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人们对于佛陀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