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译文: 在沧海中行走,又回到了燕市看花。 指苑中的树已不见乌鸦,城边的蒿草也无卧马,春光已逝余下凄凄。 宫池边,离人未远,只是惊见黄尘隔断天涯。 闲泪在风中自落,仕途的情思如雾般迷失。 参差间相见更难再逢。 回忆过去欢笑时光,曾与直阁吟笺,斜街画本,共赋荒词。 轲离后,旧游漫问归途,但过江后名士鬓已如丝。 惭愧归去没有三径,折腰仍觉得相宜。 注释: - 沧波路:大海之波涛。 - 燕市:指北京。
向玉梅花下,正佳节,月初圆。看交影枝枝,珠明欲泪,庭暖无烟。应怜,一怀悽惋,算相看不负有今年。身在瑶台十二,分明处士窗前。萧然,鬓老有情天,杯底问婵娟。甚雪压霜欺,铢衣长著,如此高寒。芳缘,多生未了,著一分淡冶不妨禅。滉漾湖光欲曙,破愁拚得迟眠。 译文: 在玉梅花下,正值佳节,月亮已经圆满如盘。看到月影洒在枝丫上,晶莹剔透如同泪水,庭院里温暖如春,没有一丝烟雾。我深深感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注意要结合全诗分析概括。从“湖山小别,新雨罢、更提壶”、“正千树桃花,一堤杨柳,围绕吾庐”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从“莫把逃禅心事,等闲说与西湖”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法的淡薄。 【答案】 ①向湖山小别。 译文:我在湖边小山上分别了。②新雨罢
木兰花慢 赠钱伊臣 看婆娑一老,记忧乐、几曾经。 算六十平头,秋烟一骑,春酒千罂。 忪惺。 海桑梦转,甚朱颜还殢少年酲。 归去田园自好,旧游空感尘缨。 怡情。 坐拥书城。 花圃事,早经营。 遍眼前生意,霜蔬剪翠,风竹敲璚。 环楹。 古香聚处,更斑斓无数篆花青。 消得东坡笠屐,个中色相休评。 注释: 1. 婆娑:形容人或物姿态优美。 2. 记:记得。 3. 忧乐:指忧愁和欢乐。 4. 六十平头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席间劝酒》。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爱青萍作罽,风半约、小池圆。 注释:喜爱用青色的浮萍做毡子,风轻轻地吹着,小池变得圆圆的。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于生活的情趣。 2. 著一个诗舲,两枝画桨,几折桥偏。 注释:撑着一个诗船,两只画桨,几折桥就到了岸边。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词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 3.
木兰花慢 橹声摇澹月,正人在,洞庭船。 望笠泽茫茫,长堤暗柳,曾住词仙。 当年俊游记否,唤银箫、吹绿一江烟。 剩我诗愁万顷,片帆直上壶天。 流连玉界琼田清,露下水纹圆。 怕酒醒波还,醉魂空恋,第四桥边。 凄然五湖旧约,叹鲈乡、信美尚无缘。 风外鱼灯几点,夜深凉照鸥眠。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 橹声摇澹月:指夜晚,船桨的声音在水波中荡漾,月光也变得柔和了。 正人:指诗人自己。 洞庭船
【注释】 1. 问情:询问人的情感。 2. 麝: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以其香气而著称。 3. 成尘:化为尘土。 4. 蚕:古代的一种昆虫。这里比喻爱情的消逝。 5. 相寻:相互追寻。 6. 喑喑(yīn yīn):形容声音低沉、微弱。 7. 天荒地老:指天地间的岁月漫长,用以表达对时间的无限感怀。 8. 沾襟:眼泪打湿衣襟,形容悲伤至极。 9. 慧多福少:指聪明的人往往命运坎坷,福报较少。 10
木兰花慢 芦花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 伊人欲呼何处? 有小舟、撑出水天间。 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 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注释】: 1. 木兰花慢:词牌名。 2. 芦花:即芦苇花,泛指芦花。 3. 一般:寻常,平常。 4. 渔娃:渔女
木兰花慢:情丝 忽迷离五色,无头绪、逐人飞。 是肠结绦成,泪珠穿出,撩乱愁伊。 心如金针暗引,把鸳鸯、倒绣相思。 欢到断时难续,魂先牵去谁知? 评量长短,叹漫天匝地渺无涯。 便蚕尽馀生,蛛拼历劫,游散无归。 纵教和云和雨,在红莲根里绿杨枝。 束缚英雄无奈,鬓边也上些丝。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忽然间,我的心情变得迷茫,就像五彩斑斓的色彩在空中飘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因为我的思绪如同一根线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李公择所作的《画扇斋词》写的一篇序文。诗中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以下几句: 1. 湾头曾载月,移画舸,小平泉。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赏月的情景,画舸和水都显得特别宁静。 2. 更团扇歌残,江梅蝶影,尘黯筝弦。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赏月、唱歌、赏花的情景,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消失不见,只留下尘土和琴弦的暗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