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长歌行》 【注释】:嗟彼涧中竹,劲节凌雪霜。——感叹那山涧中的竹子,坚韧的节操能抵御严寒。 西风日夕至,猗猗不可常。——夕阳西下,秋风萧瑟,竹林依然摇曳生姿,不会改变其常态。 百草先冬瘁,谁念岁寒芳?——其他花草都在冬天凋零,但唯有竹子在岁末依然芬芳。 寿夭固有定,穷通安可量?——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定数,贫贱与富贵不能由人选择控制。 托体于子孙,疴痛各自尝。——我们只能托付自己的身体给子孙
【注释】 走:逃跑。宁:岂,难道。野乌:乌鸦。思□(zhǐ):思念。朝暮:早晚。白骨:指战死者的尸体。忠臣:忠于君主的大臣,也指为国捐躯者。乐:快乐。诚何忧: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嗟(jiē):感叹的语气词。 【译文】 在城南打仗,跑向城北,转战不利将士们哭泣。今天我要是不报仇就出兵,宁可成为野鸟啄食路边的尸体。 老马思念旧主人,老将每天早晚都愁苦。贤臣为什么快乐,忠臣为什么担忧
诗句释义与翻译: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登上高处的山丘。 望远海:眺望遥远的海域。 三千徐市今何在:昔日的徐市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在哪里? - 屃屃断六龙,鲸鲵光五彩 屃(fèi)屃: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六龙:通常指代帝王或重要人物。 鲸鲵(jīn ní):巨大的鱼类。 光五彩:色彩绚丽。 - 金阙空悬夜蚌珠,珠光显晦常相待 金阙:古代宫殿中的金色门楼。 夜蚌珠:夜晚时分
诗解 诗句释义 1. "君子行":此句表明诗的作者正在描述或评论一种行为。在古代文学中,“君子”常用来指代有德行的人。 2. "天道有终始,人道有屈伸":这里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观和人生哲理,指出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3. "百福为祸先,焉能保其身":这句话强调的是幸福往往伴随着危险,提醒人们要有防范意识。在这里,“焉能保其身”是一种反问
我们来分析题目“善哉行”的要求。 1.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 唯昔巢父,逃颍之湄。代庖有诮,天下何为。 注释:只有从前的巢父,才在颍水边上逃跑。代替别人做饭有责备之声,天下为何如此? - 唯周公旦,叔父是尊。孺子不利,二叔流言。 注释:只有周公旦,他的叔父受到尊重。小儿子(姬旦)处境不利,二叔造谣中伤。 - 傲象焚廪,瞽叟灭亲。虽有骨肉,不如路人。 注释:骄傲的像烧了粮仓
【释义】 山中的八种景观为朋友所赋:鸡峰秋霁。 夕阳下的池面上,有小舟,在浦口迎接你。 何处的高人正在垂钓? 人生百年如沧海一粟,我的道路已经无望了。 【译文】 落日映照池塘上的小船,浦口有白鸥相迎。 哪里是高士垂钓之处? 百年后我的道路将归于荒废。 【赏析】 此诗以咏叹友人隐逸不仕的情怀为主题,写景中寓有感慨之情。前两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诗人以落日晚照时的小舟、相迎于浦口的白鸥
【注释】 临高台:登上高山之巅。临:登,登上。山何以高,水何以深:为什么山那么高大,水那么深远。 犹可登临:仍然可以登上高处。 君门万里不能到:您所居之处,相隔万里之遥,我无法亲自前往。 焉得悲愁以终老:怎么能够带着悲伤和忧愁而度过一生呢? 【译文】 登上高山之巅,望见山水。为什么山那么高大,水那么深远?但山再高,水再深,仍然可以攀登。 君王所居之地,相隔万里,我无法亲自前去
【注释】 日出东南隅:太阳从东南角升起。隅,角落。 照彼城隅:照亮那个城角。 秦氏有女:秦国的一个女子。 自名罗敷:自己给自己起名叫罗敷。 白苎(zhu 苎)作衣:白色的细绢缝制的衣服。 青布作襦(rú):青色的布缝制的内衣。 既为人妇:已经做了别人的媳妇儿。 焉:哪里。 羡人夫:羡慕丈夫。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着那座城角。 秦国有个女子,自己给自己起名叫罗敷。 白色的丝线缝制衣服
【译文】 太阳从东南角升上来了,我到南边的小路上去采桑。那位女子长得真美丽,正在养蚕做丝线。她静静地站在那儿,容貌非常漂亮,在路旁闪着光。 我深深地爱上了你,但愿你回赠我一点光。 注释: 1. 日出东南隅四章(《诗经》篇名)——这是《诗经·周南·关雎》中的一章。 2. 采采(zāo)——茂盛的样子。 3. 南陌——南边的小路上。 4. 言采其桑——说去那里采桑。 5. 彼姝者子——那个美丽的姑娘
【注释】 日出东南隅:《诗经·小雅·东方未明》“日出东郊,邦君司市”一句。东南隅:指日出方向的东边。 仓庚:即黄莺。鸣:声音。 如云千骑:指众多的马骑兵。 夫婿:丈夫。 马玄:人名,此处为借代丈夫。 以黄:用黄色骏马。 贵人:指地位尊贵的人。 良人:指有才能的人,这里也指丈夫。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春晨景象。首章写日出时东方出现众多骑兵。第二、三章分别写丈夫的高贵和贤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