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
【诗句注释】 闲居书事寄逸人平上人:隐居在家乡,写些诗文寄给隐逸的人。 雨驱寒藓入衡门:雨水冲刷掉门前的冷霜苔藓。 颜子箪瓢近水濆:颜回用一个竹制的饭盒,一柄葫芦瓢,就住在靠近水边的房子里。颜回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好学而著称。 静话忽容幽鸟听,好诗长忌俗人闻:静静的对话里,忽然有一只幽静的鸟儿在听。优美的诗篇,却常常为世俗之人所不齿。 半帘松影和秋卷,一槛棋声与竹分:半帘外松影斑驳
诗句释义: 1. 留连李寺丞吟诗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寺丞吟诗阁的喜爱和留恋。"留连"意味着诗人舍不得离开,而"吟诗阁"则是他经常逗留的地方。这两句合起来,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李寺丞的吟诗阁中,享受着诗歌带来的美好时光的情景。 2. 静阁采诗人罕到:这里的"静阁"指的是李寺丞的吟诗阁。"采诗"通常指的是采集诗歌的行为,但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吟诗阁中的创作活动
注释: - 一夕衡门独自开,雨阴深巷少尘埃。 译文:一夜之间推开门独自欣赏这幽静的美景,深巷被细雨笼罩显得格外清幽,没有灰尘。 - 酒醒风傍池边起,坐久月从花上来。 译文:醒来后微风拂面,池塘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坐下很久了,月光从花丛中悄悄升起。 - 何处夜歌初欲断,四邻春梦未知回。 译文:不知何时开始吟唱那首夜晚的歌谣(可能是表达思乡之情、抒发感慨等),四周邻居都在做梦,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现实。
【注释】 渐暖:天气变暖。正当挑菜日:正是春日里摘菜的日子,即“清明”节前。新变养花天:新的时节是养花的好季节。君王勤政稀游幸:皇帝勤于政务,很少出行游玩。理管弦:管理宫廷音乐,这里指演奏音乐。 【赏析】 《夫人閤春帖子其一》是一首宫词,描写了清明时节的盛景和宫中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皇家庭院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皇帝勤政爱民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宫词佳作
【注释】 翠满衣裳:指山色映照在人的衣裳上。 渐供幽兴:渐渐为幽深的乐趣所激发。 窥筇影:用手杖(筇)探看自己的影子。筇,一种轻便的手杖。 过藓何妨驻屐痕:经过苔藓地,停下脚步留下足迹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惹:因触动。 断云:被隔断的云彩。 还倚石:靠在石头上。 残照:夕阳。 学呼猿:模仿猿声。猿常在山林间叫唤,这里指秋天的景色。 行行:形容走个不停。 却喜:却很欣慰。 曾为秋来挂梦魂
【注释】 清宵:夜深时。解客醺:解除了客人的酒意,即使人清醒过来。 杳难群:难以与众共论玄妙。 势侵孤烛和秋冷:棋势侵入了孤灯,使秋夜显得寒冷。 声隔高梧带雨分:棋子落子的声音隔着梧桐传来,好像有雨点打在梧桐上似的。 关外散飞星出汉:关外的群星像流星一样四散飞去。 水边斜起雁穿云:水边的大雁斜向天空飞翔,好像要穿越云层。 西林宿鸟闻:西林里的鸟儿听了也感到惊奇。 【赏析】
【注释】 山居引泉:在山中居住时,引泉水作诗。 自引灵泉:从山上引来清冽的泉水。取冰:用泉水制冰块。僧:僧房。穷穴:洞穴深处。因:因为。闲疏咽处:水声轻细,悠扬入耳。秋无际:秋风萧瑟,无边无际。静听时来:夜深人静,听到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月有层:月光洒下一层又一层。疏林:稀疏的树林。爽气:清爽的风。幽石:幽静的石头。减寒棱:冷气减弱。雨余:下雨后。终夜:整夜。西风起:夜晚刮起了西风。流过:流经
注释: 1 篱筵(lí yán):指篱笆旁的酒席。 2. 夜凉横玉自吹风:夜晚清凉,月光下自己吹起衣襟上的衣角。 3. 木落关山外:指深秋时节,林木凋零,远在关山之外。 4. 秋在月明池馆中:秋天的景象出现在清澈明亮的池馆之中。 5. 隔水不堪惊远梦: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睡,梦中也常常被远方的人或事惊醒。 6. 入云犹拟触孤鸿:形容思念之情深入骨髓,即使飞入云端也想触摸到孤独的鸿雁。 7.
【注释】 1. 韩山人:指韩愈。 2. 具馔:备办酒食。 3. 不弄琴:指听松,不听琴。 4. 井口:井口的苔藓。 5. 池心:池中的月影。 6. 卖:卖药。 7. 茶铛:煮茶的铁釜。 【译文】 山木争相高耸,树叶已经凋落,深深的山道上,只有半醉的山人,在庭阴下闲坐。 平时备办酒食多餐药,偶尔夜晚听着松涛却不想弹琴。 雨后看到苔藓连着井口,秋天来临见到月影倒映在池塘里。 最近听说围墙外山峰上
【译文】 九月蝉声稀少,九日的催促让人感到时间流逝之快;岁月如水般地流去,年光也随着水流而逝去。人们思念往事,心中感到凄凉,菊花在荒园中寂寞开放。落叶偶尔从池边经过,夕阳斜照在酒边,我不禁想起了白衣人离去的消息,雨点打湿了东篱,想长出苔藓。 赏析: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九月初秋,寒蝉声渐稀,九日佳节又来临,时光荏苒,仿佛流水之声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