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诗句释义】 琴剑萧条,碌碌因人,天涯几年。 尽美人香草,群嗤屈子,乘槎凿空,我愧张骞。 蝶梦飞来,鹃声催去,一缕吟魂微似烟。 空怀抱,任茫茫天壤,未许人怜。 书城百尺高悬,便终老斯乡不羡仙。 也焚香煮茗,自呼高士,吟红写翠,还算奇缘。 月本无情,天原不语,问到无声声更酸。 平生事,拼春风词笔,赋尽悲欢。 【译文】 琴和剑都已变得萧条,我只是随波逐流的人。在天涯漂泊了几年。 尽是美人的香草
菩萨蛮 诸昆弟送别即书 注释: 十年 - 指过去的十年。 别梦 - 别时梦中的离别。 芳草 - 指春天的花草,这里泛指美好的东西。 行人指点长安道 - 行人(指作者)正在指点着通往长安的路。长安,今西安,古都名。 此去望长安,萧萧客骑单 - 这一趟去长安的路上,只有我一人骑着马前行,显得孤单。萧萧,形容马叫声。客骑,指行旅之马。 倦游 - 厌倦了游历。 何用伤离判 - 何必要因为别离而悲伤呢。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胡步曾而作,全诗如下: 试望南天。 雾隔云迷,凄然故乡。 念蓟门风紧,寒生缟袂,金台烟锁,尘满罗裳。 诗酒风魔,琴书伴侣,客况三年聊共尝。 京华梦,记春花秋月,往事苍凉。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通过描绘诗人眺望南方的景色,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情感。接着五句话写友情和回忆。最后两句写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注释】 莺啼序:词牌名。 九日登吹台:即重阳节登高,在今江苏镇江市西郊。 秋空迅飞断绮,引吟骢暂驻:秋季的天空迅疾地飞逝着,马儿也暂时停住了行进。 贳(shì)萸酒:买酒。 黄华:菊花。 为惜佳境轻度:为了珍爱这美好的境界,暂且不饮酒。 暗绿老、千林似醉:深绿的树林仿佛沉醉了一般,显得苍翠欲滴。 低鬟浅黛霜前树:鬓发低垂,面颊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青黛之色,好像在霜降之前就凋零的树叶。 揽江山
临江仙 策马芦沟茸帽侧,惊沙朔雪匆匆。归来社燕又相逢。一廛高隐地,三径旧家风。 乔木久悲霜后影,清谈惟共阿戎。园林人去认残红。忍忘三步约,鸡酒拜桥公。 译文 骑着马在芦沟一带经过,帽子斜戴草上,惊起了沙尘和飞雪。归来时看见社燕又聚在一起。我住在高高的宅院里隐居生活,门前有三条小路通向远方。 大树因为长时间经受寒霜的摧残,显得有些凄凉。我们只有像王戎一样清谈,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楼所感的写照。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江暮景图,诗人以“沧波旧约”暗喻自己与故人的情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南楼惊去雁,晚英院落,暗籁起前轩。 南楼(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惊飞了一群雁,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庭院和楼阁显得幽静而美丽。院落里传来隐约的声响,仿佛是夜幕即将降临的预兆。 2. 画屏茶梦绕,照泪单衾,点滴到孤弦。 梦中的画屏上
小楼连苑 小楼与苑相连,吹笙声中我久久地别离了羁旅中的人们。 注释:小楼,指楼阁。苑,指园林。 译文:小楼连接着花园,吹奏笙的乐曲时,我心中充满了对久别故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小楼依傍着花园,风吹过笙曲,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怨。 沈沈 深沉而长久的意思。 译文:夜深了,梦也很短,心中充满了对远行的思念。 注释:沈沈,形容时间之长和感情之深。 译文:深夜
临江仙 谁倍长卿惟四壁,乱山残雪归来。征车辘辘困风埃。高歌随铁板,挟策向金台。 白酒新亭家国泪,繁忧何地堪埋。援琴无限广陵哀。屋梁惊落月,秋雨冷莓苔。 注释: 1. 谁倍长卿惟四壁:李白《古风》中有“长卿已乘风,列缺正垂天”一句,所以这里说“谁能比得上李长卿只拥有四周的墙壁”。长卿,指的是司马相如,字长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有四面的墙壁。 2. 乱山残雪归来
《高阳台·过达官故居感赋》赏析 《高阳台·过达官故居感赋》是清末诗人王易的一首词,通过对故居的描写和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展现了一段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中“颓柳窥池,残阳据阁,娇春不放闲花”描绘了昔日庭院中的景象,柳树依傍着池塘生长,夕阳斜照在阁楼上,春意盎然却无人欣赏。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曾经繁华一时的达官旧居之中。 王易通过“访石搜松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 出门揩倦眼:擦去眼中的疲劳之意。 问春事:询问春天的事宜。 红楼:指红楼女子,此处指代自己的情人。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 牛、斗二星宿:在古代中国,牛宿和斗宿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古人认为,牛宿属北方,斗宿属南方,所以称两地为南北。 山颦水怨:山也因悲愁而颦起,水也因此而怨恨。 江海别:离别长江大海。 沧浪亭(1):在苏州城内西南的沧浪亭,为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