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迅飞断绮,引吟骢暂驻。贳萸酒、奠向黄华,为惜佳境轻度。暗绿老、千林似醉,低鬟浅黛霜前树。揽江山、壮采如新,地灵台古。野旷天低,万里在眼,正群蹊竞赴。擅奇胜、旧日池台,茂林觞咏无数。怅销沉、河雄艮峙,赭云动、惊沙拳舞。步虚廊、快豁尘裾,眄怀高杜。
苔封绣砌,雾罨金城,野况尚如故。凝眺久、健生腰脚,自喜年少,侧帽当风,捉襟题句。园亭胜赏,赓歌韵事,邹枚风雅休重问,笑平原、好客徒豪举。霜鸿度碧,乡关恨逐南云,暮寒自伤秋旅。元龙百尺,高卧犹豪,况登临命赋。漫问取、衣冠晋代,淡墨馀涎,青蜃朝昏,老魈夜语。虬藤碍径,飞檐萦翠,斜阳冉冉沈绛彩,尽留连、莫便寻归路。从教素履丝穿,别有青山,笑人自苦。

【注释】

莺啼序:词牌名。

九日登吹台:即重阳节登高,在今江苏镇江市西郊。

秋空迅飞断绮,引吟骢暂驻:秋季的天空迅疾地飞逝着,马儿也暂时停住了行进。

贳(shì)萸酒:买酒。

黄华:菊花。

为惜佳境轻度:为了珍爱这美好的境界,暂且不饮酒。

暗绿老、千林似醉:深绿的树林仿佛沉醉了一般,显得苍翠欲滴。

低鬟浅黛霜前树:鬓发低垂,面颊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青黛之色,好像在霜降之前就凋零的树叶。

揽江山、壮采如新,地灵台古:放眼望去,山河大地壮丽无比,像新的图画一样。大地的灵气孕育出古老的文明。

野旷天低,万里在眼,正群蹊竞赴:田野空旷,天空低垂,远方的山峦和道路在视线中延伸很远,正有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前来。

擅奇胜:占有着难得的美景。

池台:指旧时王公贵族所建造的园林水池与亭台楼阁。

健生腰脚:强健而有力,意谓精神愉快。

侧帽当风:戴帽子斜向一边挡风,形容豪放不羁的样子。

园亭胜赏:在园中亭子里欣赏美好的景致。

赓(gēng)歌韵事:继续歌唱优美的歌曲来排遣愁闷。

邹枚风雅休重问,笑平原、好客徒豪举:邹阳和枚乘都以文才闻名,不要提起他们,因为平原君是位好客之人,他豪爽的行为值得称赞。

霜鸿度碧:大雁飞过碧水之上。

乡关恨逐南云:家乡的思念随着南归的大雁一起飘荡而去。

元龙百尺:三国时魏人陈琳曾作《赠从弟诗》有“龙鸣虎啸,益州牧庞统”之句,此处泛指英雄豪杰。

高卧犹豪:仍然保持着豪放的性格。

况登临命赋:更何况是在登上高处的时候要赋诗。

漫问取、衣冠晋代:随便问问那些衣冠楚楚的人物,他们是晋代的人。

淡墨馀涎:用淡淡的墨水画成余味无穷的画作。

青蜃朝昏:青色的海市蜃楼在早晨和傍晚交替显现。

老魈夜语:传说中的鬼怪夜晚出来说话。

虬(qiú)藤碍径:缠绕在一起的树木妨碍了小路。

飞檐萦翠:屋檐飞翘,笼罩着青翠的云雾。

尽留连、莫便寻归路:尽情欣赏美景,不要急着回去。

从教素履丝穿:任凭你穿素色鞋袜,踏遍千山万水。

别有青山:还有另外的青山。

笑人自苦:嘲笑自己辛苦跋涉。

【赏析】

此词写于公元109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作者游历镇江之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在镇江任职,正值九九重阳佳节,登高览胜,遂有感而赋。全词语意豪迈,风格俊朗,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色与抒发壮怀逸志的词篇。词中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抒写了作者的情怀。

词分上下两阕,首阕起句“秋空迅飞断绮”,写秋风扫荡残暑,将天空一扫而光,接着写马儿也暂时停住了行进。这是对眼前秋景的写照,同时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贳萸酒”、“奠向黄华”二句,点明时节为重阳节,作者此时已至镇江,并借酒消愁,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暗绿老”,描写了深绿的树林,如同醉酒一般,又如同被霜打过的树枝,呈现出一派萧瑟之景;“揽江山、壮采如新”,则进一步描绘出眼前的江山之壮阔,令人心旷神怡。“地灵台古”二句,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古人建池台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明的敬仰之情。“野旷天低”,写出了辽阔无垠的景象。“万里在眼”,则表明作者视野之广。接下来两句“正群蹊竞赴”,写众人纷纷前往观赏,可见景色之迷人。“擅奇胜”,占有着难得的美景。“茂林觞咏无数”,则是说这里有着众多的游乐之地。“怅销沉、河雄艮峙”,表达了作者因美景而感到销魂的情景。“步虚廊”一句,则进一步描绘出此地建筑之雄伟壮观。“快豁尘裾”,表现出作者心情之愉悦。“眄怀高杜”,则表明作者胸怀远大,志趣高雅。

下阕开头“苔封绣砌,雾罨金城”,描绘出了此地的自然美景;“野况尚如故”,则表明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凝眺久、健生腰脚”,写出了作者久久凝望美景而精神振奋的情景。“自喜年少”,“侧帽当风”,则表现了作者少年得志、豪情满怀的状态。作者不仅在欣赏美景,而且还在继续歌唱优美动听的歌曲,以排遣心中的忧愁。然而,作者却感叹道:“邹枚风雅休重问。”原来这里并非只有豪放的气概才是美,而是应该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是作者便笑着批评平原君:“笑平原、好客徒豪举。”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豪言壮语:“霜鸿度碧,乡关恨逐南云,暮寒自伤秋旅。”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元龙百尺,高卧犹豪,况登临命赋”,则表明作者仍然保持着豪放的性格;最后两句“漫问取、衣冠晋代,淡墨馀涎,青蜃朝昏,老魈夜语”,则是说随便问问那些衣冠楚楚的人物,他们是晋代的人。“虬藤碍径,飞檐萦翠,斜阳冉冉沈绛彩”,则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景象;“尽留连、莫便寻归路”,则是告诫大家尽情欣赏美景,不要急着离开。最后两句“从教素履丝穿”,任凭你穿素色鞋袜,踏遍千山万水。“别有青山,笑人自苦”,则是嘲笑自己辛苦跋涉,最终只换来一个孤独的身影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